灵异小说《你的生死,早已写在纸上!》,采用紧凑的叙事风格,讲述了主角李长生林生李秀才经历的一系列离奇事件。作者舔狗与海狗运用恐怖和悬疑元素,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诡异而令人毛骨悚然的世界。这本书绝对是吸引灵异小说爱好者的佳作。就一穷秀才,还真信了话本上的书中自有颜如玉。”“哎,这我也有所耳闻,好好的一书生突然就变得疯疯癫癫的,本来打算今年进京赶……
章节预览
第一章笔下见永生,世间历生死!世上有一种职业名为说书人。他们行走于江湖之间,
将别人的一生写进书里,抄录,再讲与他人听。无论是人,是鬼,是神,是仙,是妖,是精,
是怪,他们都要打交道。他们对于世间百态的总结十分独特,
他们一贯奉行的宗旨是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
……蜀山青山碧水,绿瓦青砖,垂柳轻烟,祥云连天。“李长生,你真是个呆瓜,
这么简单的事都不会做,真是个憨货!”一皓齿秀项的青衣女子,揪着一少年耳朵,
饱含秋波的眼神里满满的嫌弃。李长生只是憨憨的一笑,真是被这妙龄女子说中了,
笑起来着实憨厚的可爱。他被这女子揪着耳朵也不恼怒,仿若早就习惯了这般。
然后这憨厚少年忍着疼痛笑着回应着眼前的女子。“师姐…轻点,哎呀!师姐,作为说书人,
不就是抄录他们的故事就好了吗?我不是已经抄录了!”李长生似是有些不服气,
手中握着笔,指着本子满脸疑惑的看向师姐。他的师姐名为赢洛雪,
蜀山剑阁第三十六代掌门人,他揪住耳朵的是他师弟,说书人李长生。她皱着眉望向李长生,
眼中满满的都是不确定的字样。李长生最怕他的师姐这样,便笑嘻嘻的回应着师姐,
可他越是这样,师姐捏住他耳朵的力气就越是又加大几分。他也不明白自己到底哪里错了,
他心里想了想……“不应该啊,明明我已经把别人的故事写进书里了啊!说书人不就是抄录,
讲给别人听嘛!”他这想法,赢洛雪好似能听见一般,
而后回应这个憨货的只有一个你随意的表情,眼中鄙视意味很重。
赢洛雪都怀疑自己的这个师弟是脑子进水了,还是真的榆木疙瘩转世!
她松开揪着李长生耳朵的秀指,一把夺过了他手中的书来回翻了几页,然后用食指比划了下。
“从这到这,从第二页到第三页都不行,你怎么能如此马虎大意的记录别人的经历呢?
”“先说我手指比划的这个,这个人叫易风,西川玉凉人氏,他的妻子死了,
他总是在梦中梦到他的妻子,每次都是与她洞房花烛,瓜田李下,相伴一生,
醒来时仿若过了一生。”“这第二页到第三页,写的都是什么青丘九尾狐,什么浮游,
什么七仙女的!”“说书人是要把一件故事讲好,动笔前需要知道这个人的一生,
抄录时要把笔下的这些人写的灵动些,让书里人物有生命,
你才可以把他的故事当成评书说出去,他们有的人才可以活过来,让人深深的记住他们。
”李长生本来还是有些不服气的,听到师姐如此去说,心中也有些了然了,
此时他尴尬的有些不知所措。也就在这恍然间,赢洛雪的声音再次传了过来。
“你写的这些都不符合我们蜀山的收录规则,我们统一的标准是无论善恶,
要让人活灵活现的出现在这一页纸上,这样才能让他们从纸上活过来,
我们不仅是对活人如此,对死人也要如此。我们所抄录的,都是人间百态,都要讲与世人听,
这是我们说书人的职责。我们可以马虎大意,可以浑水摸鱼,蒙混着也就过去了。
可我们的职责是笔下记生死。别人活着的时候,我们马虎大意记错了,有的故事没记,
有的人会去了解活着的人的故事,可有的人死了,我们故事没记完,这岂不是人死了,
纸上的人也死了,彻彻底底的消失了。那我们说书人的意义在哪?
”李长生听后忽觉脸色一红,满脸出现了尴尬之色,他没有想太多,
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并没有想到更深的一层次去,他看向赢洛雪,
满眼的愧疚之色,不觉也挠了挠头…“额…师姐,那咋办?
我去找他们再让他们叙述一下他们的经历,重新补全吗?”“那不然呢?我给你抄?
我给你写?自己的事情自己去做,小的时候总是缠着师傅他老人家说要当说书人,
说什么能记下别人的一生这事很精彩,师傅他老人家远游去了,这个重任交到你手上,
刚干没几天就搞出这么大的幺蛾子。”赢洛雪看着他也是不觉叹了口气。“愣着干什么?
下山去啊?”赢落雪胸口起伏间,心间的那口气还没捋顺,
见李长生还傻傻的站在那也是有些气急,便也赶紧赶着他往山下去。
李长生听后也是不敢怠慢,嘴巴撅了撅,赶紧往山下去了,他可巴不得离这个凶婆娘远一点。
李长生本身就是无父无母,从小就是在蜀山长大,赢洛雪也就充当一个大姐姐的角色,
平日里对李长生也是百般照顾,可涉及到说书人类似的事,她就是非常上心,
甚至会对他破口大骂,更甚是动手教训下自己这不称材的“弟弟。
”……李长生一口气跑到山下,带着他的书和笔,临走时还把师父的八卦镜,乾坤剑,
百宝囊带在身上,因为平时他师父下山时也是这副行装,他也就自然而然的学了去,
“师姐总是学师父的派头!不就是把别人的东西经历漏了写,有什么大不了的,
反正到时候把手上的话本给其他的说书先生一看,别人那就恨不得能说出一大篇这样的故事,
依我看真的是小题大作!”李长生边走边感叹,心中虽然是对此有所愧疚,
但毕竟是少年心性,不服气肯定是常有的事。正说着,他打开书看了看自己该先去哪个位置。
“青丘离这里十万八七里,太远了,不去,七仙女早上天庭去了,西川还算近,
也就半个月路程。没准去这半月间还能又记点其他的风土人情,记满了,
我这任务也就完成了。”他正想着。忽有两砍柴的樵夫从前方经过,
从远处听得两人谈话的内容是……“听说就咱隔壁村,那个书呆子不知抽了什么风,
老是疯疯癫癫的,说什么梅花香自苦寒来,有位梅姑娘一直在等他,这不可笑吗?
就一穷秀才,还真信了话本上的书中自有颜如玉。”“哎,这我也有所耳闻,
好好的一书生突然就变得疯疯癫癫的,本来打算今年进京赶考,
他那个未婚妻也是等他去考了好得个功名,结果也就你说这事!你看…哎,这整的!
”李长生心下也是有些好奇起来,“若是他们所讲的确是属实,
那么这没准还能作为一个好的经历,写进书里。”想到此,他便向前走到二人身前,
而后做了个拱手礼。“二位兄台,不知你们所说的人家住何处,姓甚名谁,
在下心下也着实有些好奇。”那二人见此,也慌忙回了礼,而后也是一五一十的相告于他。
“我们二人就住不远处的赵家村,离这也就几里路程,我叫赵龙,他叫张虎,
所说的那个秀才他是梅州人氏,定居在此,这位兄台看你也不像凡人,怎么,您对他有兴趣?
”赵龙问道。“是也不是,心下好奇罢了,奇怪异神,论谁也会感兴趣几分,
您要是有时间可否带我去你们所说的赵家村?”那两人也是对视一眼,
而后又看了看眼前的李长生,最后也是答应了下来。“那行,正好我们砍完柴也该回去了,
那就跟着我们一起走吧!”第二章青阳镇镇落与青山接壤,
山上遍野的梅花犹如落雪般四散开来。此刻正是中午,炽热的太阳映射在青山上,
使这落雪般的梅花凸显的尤为动人,仔细看去,
在山间有一梅树与其他梅树相比起来却有些不同。亦或者是此树饱经沧桑般,
虽是有如美人腰,盛世颜,可也显得与众不同。……“这位公子,此处便到了,
我二人也得回家去了,恕难将您带往那秀才处了,不过您朝着镇往西走,一直走到头,
在靠着青山的位置角落,有一茅屋,那便是秀才家了,我二人先告辞了。
”赵龙向着李长生拱手言辞,便也与张虎往镇南走去了,独留下他一人在此,
他也是非常识礼,也是回了礼,目送二人离去后,自己朝着那镇西边走去。……镇西,
秀才家。“能不能别用你那破木雕刻什么梅花了?不过梦里面的虚妄东西,
这还害得你连功名都未曾去考,为了这些个诡梦精怪有什么意思?
”秀才的未婚妻看着在一旁努力刻着木雕的秀才,满脸哀叹。她叫苏柔,而这秀才叫李书文,
他俩同是梅州人氏,因苏家遭了噩难,家道中落,流落至此,而这李秀才不愿也是担心苏柔,
便一路随她来到了青阳镇,便也在此安家立命。苏家见这李秀才如此痴情,
也正巧苏柔也与这李书文青梅竹马,正也合她心意,便也将苏柔许配给了李书文。
李书文早年间也早中秀才,现虽已是二十的年纪,可也算努力,想着进京考取功名。
本来两人也就是相敬如宾,也早已是暗许终生,可未曾想李秀才这竟出了这等事,
这也是她始料未及的。二人的事,镇上也都清楚,都已是人尽皆知之事,
谁料秀才竟是如鬼魅般,迷了心窍,整天想着有一梅姑娘入了他的梦。
说什么与他已在梦内私定了终身,这事还是李秀才主动提起的,
旁人都以为他是中了什么邪魔。苏柔一开启还是挺担心他的,也请了道士做了法事,
可也不顶用,无奈又找了些赤脚郎中。这郎中给他把脉,却说这李秀才是得了心病,
这可把苏柔吓坏了,便又拉着那郎中,塞了些银两,那郎中也才如实告知,
这李秀才原是得了相思病。并不如外人传的那般是中了什么邪祟又或者是犯了疯癫病。
这也使得苏柔也有些气急,苏柔本就是淑女打扮,也是大家闺秀出身,知书达理通情世故,
这也是不可或缺的。可就是这般的姑娘,也是桃李年华,性情爱吃醋也是自然,她便想着,
就故意不理这秀才,看他会不会来找自己。结果一连二三四天,
这秀才也都没有要理这苏柔的迹象,苏柔也是有些担心,便也来找这秀才,
也经过了多番的劝说,可这秀才还在执迷于去雕刻那梦中的女子。苏柔也是无奈,
若是寻找女子早就不理这!“负心汉”了,可苏柔还是想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劝说这秀才。
他们苏家也是知道此事的,苏柔也是清楚的记得他的父母是怎么教训苏柔的。
“与那秀才还成甚婚,如今都如疯魔了般,恐是什么精怪上身迷了心窍,
一个区区与他接触不久的这梦中虚妄都可把他扯的魂牵梦绕的,
你还想让他与你成婚了不偷腥?这不是难如登天?”可苏柔却不这么认为,
他始终相信她的书文哥哥是不会背叛她的,至少是因为梦境或者什么精怪迷惑了他的心窍,
这才使得他不与自己好了。在青山侧,茅草屋边,就隔着李秀才家不远处,
李长生也是看的清楚。他来此也有一会了,此时他隐着身,浑身就如透明般,
一般人也看不见,他们蜀山的说书人每人都有一门独门的法术,他练就的是他心通。
无论是何人,何处,何时,他只要站在与那人隔的不远处,便也能知道别人所想。
刚刚苏柔的内心的纠结与回忆,李长生基本也听了大概,他听后心中也是隐隐的猜测了起来。
“梦中所能凝现的无非就是魂与仙,再者就是精怪了,首先排除掉仙,
仙人可没时间与凡人打打闹闹,除了李长生所知的七仙女,
其他的也没见谁下凡来纠缠一个凡人的,其次就是魂了,若是魂多次上身,
那这秀才的身体也早就垮了才是,现在的这秀才,无非也就是身体憔悴,估计也就是精怪了。
”念及此处,他也是稍加思索,想了一番,身体也不由得向那二人飘的近了些。
他站在与那秀才面对面的窗外,看着眼前的秀才专心致志的去刻着木雕,竟无一丝心无旁骛。
李长生也是倍加疑惑…“到底是什么能让这秀才如此精神的,是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他又向前多走了几步。首先印入眼帘的是一幅幅诗词,似乎也是刚写没多久。“梅花雪,
梨花月,总相思。只见梅花不见人。”有一幅诗深深的吸引住了李长生,
不由的在心中默念了句,于是一个念头在他心头闪过。“梅花?
”但他也只是抱着怀疑的态度,虽是心中已有猜疑,可是在事情未有定论前,
李长生也不会一棒子打死。他正想着这些线索时,许久都未曾开口的李秀才皱着眉,
发出了沉闷的声音,很轻易的能在李秀才的脸上看到不耐烦。“你不懂,人间月已是天上月,
眼前人已非彼时人的那种感觉,我与她早有相识,早有相知,
那位仙子也并不是你们口中的邪祟,精怪,只是一普通,饱经沧桑的女子。我第一眼看到她,
就是满眼的心疼,泪水模糊。”“我不清楚我为什么会如此,我只是知道,
他有双粗糙且灵动的手,眼中也并不全是妩媚,就是那种大姐姐见到弟弟般支离破碎的情感,
流着泪,眼里也没有泪。”李秀才停止了动作,拿着木雕,细细的沉思回忆着,
他脸上此刻透露出一种满足感,眼神中似有涣散似也有一种流连。微微叹气,
似也为别人不理解他而觉得愚昧。第三章“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梅花开,
梅花落,一度回影暗萧索。青山那棵饱经沧桑的梅树在风中摇曳,有时落下四五片花瓣,
在她那树间有一抹红,远处看着就如朱唇般明艳动人。……青山下的李秀才家,
苏柔早已回家去了,独留下李秀才一人在这空荡荡的草屋内。
李秀才此时面容憔悴的坐在书桌前,用笔沾些墨来在纸上一笔一划的刻画着。
李长生靠近他的身侧,细细琢磨着这幅画作。仔细看去,画的是一明艳动人的女子。
眸光秋水盈盈,眼中常含秋波,唇齿微微上扬,梨涡浅显间,一抹朱红渐渐浮现眼前。
“他…画的是一女子?”站在旁边的李长生心下嘀咕间,也不禁出现疑惑的神色。
而就在他想再继续看下去时,这李秀才却如发了疯般,将那画纸撕碎。“都不像…都不像,
她不应该是如此的浅显,她应如诗画般,如山水一样柔光动人。俗…俗,太俗了!!
”他将撕碎的画扔到一边,眼中却都是迷惘的神色,右手扶额间,
憔悴的脸色与刚刚那副神情有着天壤之别。这李秀才就靠在桌边,也不由得自言自语了起来。
“梅娘…梅娘…”……而在青山间,有一株梅树好似随着风的摇动,
梅花飞落间有一女子渐渐浮现出来。那女子似是与李秀才画的有几分相像,
可好似又不太相像。这树下的女子一袭冷香曳月裙,面如粉黛,腰如约素,
与寻常却实不一般。仿若不沾尘世的仙子,虽是有些沧桑,可看起时更增了几分神秘意味。
她如灵动的精灵般,一路向山下飘去,看她去的位置,正是山下的李秀才家。一阵香风拂动,
一片片花瓣随着风飘动。此时李秀才家,李长生看着李秀才熟睡了下去,虽有了些疑惑,
也等了片刻。李长生也有些耐不住性子,在心里叹了叹…“哎,这李秀才啊!
”不过他此时心里也不知说些什么好了。也就在他暗叹间,忽觉外面有一阵风鼓动。
李长生不觉间,头向外探了探,映入他眼帘的竟是如一星群般聚集的梅花,
向着李秀才熟睡的窗边飞来。李长生此时也是惊觉起来,
躺在大厅藤椅上的他眼中也有些精光浮现,不过也就是片刻,他也就放下了心来。
“呦…这该不会就是他梦里魂牵梦绕的女子?与苏姑娘比起来,不过也确实是有些灵动。
”他在心中念道。在他的视角中,这位女子便就是走到这秀才身前,眼神中一副担忧的神色。
“李公子,何必如此牵挂于我?我本是山中精怪,巧遇福源也才能堪堪化形。”“前世,
我俩虽然有缘,可还记得你是个画师,我是一株再普通不过的一株小梅树。
”听得女子如此的话语,躺在藤椅上的李长生也是有些好奇,
便也使得他心通听一听他们心中所想。渐渐的一幅幅画面浮现在李长生的眼中。……青阳镇,
蜡冬。画面中的一幅是一小童,可近了看去,是一童趴在雪中,手挖着雪。
也不清楚他到底要干什么。“小生,快回家了,你在那雪中干什么?小心手给你冻坏了!
”那是他的母亲,他母亲见小生还那自顾自的玩着雪,也都用起了大人惯用的那些话。
可这小童似是未听见般,还在那自顾自的挖着雪。他母亲见此,也是有些生气,
走到小生的身边,向他问道。“为何如此不听话,你看,手都冻僵了!
”那小童嘿嘿的傻笑起来,用手抹了抹自己的鼻子,那鼻涕也是因这天气的原因,
也不由得结起了冰碴子来。稚嫩的脸上满是孩童的天真,
眼里就如有一星星般的向着母亲说道。“娘,你看!这是梅树!”“先生总是教导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