绾心绣
作者:是多多啊
主角:绾绾沈砚之
类别:言情
状态:已完结
更新:2025-07-22 15:57
免费试读 下载阅读器离线看全本

古代言情文《绾心绣》是各位书虫的必看良品,主角绾绾沈砚之的形象被刻画得入木三分,“是多多啊”大大文笔细腻,剧情十分好看,概述为:届时会有诸多女眷在场,姑娘不必拘谨。”他的目光真诚而恳切,如同清澈的溪流,让她无法拒绝。绾绾轻轻点头,声音细若蚊蚋:“承……

章节预览

1雨巷情缘暮春的雨丝如愁绪般缠绵,苏绾绾伏在窗前的梨花木案上,

指尖捻着的孔雀蓝丝线正穿过素白的绫罗。檐外的雨珠顺着飞翘的檐角滚落,

在青石板上溅起细碎的水花,恰似她此刻纷乱的心绪。“姑娘,沈公子的画框该换绫边了。

”贴身侍女青禾轻手轻脚地走进来,将一方叠得整齐的云锦搁在案头,

声音轻柔得如同怕惊扰了这份宁静。绾绾的绣针微微一顿,针尖在丝帛上留下个细小的针脚,

如同她心底悄然泛起的涟漪。她抬眼望向窗外,雨幕中那抹熟悉的青灰色身影撑着油纸伞,

正缓步穿过巷口的石板路。沈砚之的竹骨伞面上沾着细碎的梨花,恍若昨夜春风拂过枝头时,

特意为他簪上的素雅装饰。这是他们相识的第三个月。记得初遇那日,

他抱着一摞古籍踏过积水,不慎撞翻了她晾晒的绣品。淡紫色的丁香花绣帕跌入泥淖,

他慌忙伸手去捞,指尖不经意间触到她的腕间,那触感如同春日暖阳下初融的溪水,

清冽而温柔。“姑娘恕罪。”他的声音带着几分歉意的沙哑,宛如古琴的低吟。

绾绾抬头时,正撞见他眸中流转的光,那双眼眸比她见过的最剔透的黑曜石还要清亮,

仿佛盛着一整个星空。从那以后,沈砚之便成了绾心绣坊的常客。有时是来装裱新画,

有时只是借口讨杯清茶,实则目光总不自觉地落在她专注刺绣的侧脸上。

绾绾能感觉到那道视线的温度,如同春日午后透过雕花窗棂洒下的阳光,暖得让人心头发颤。

“青禾,取那匹月白杭绸来。”绾绾收回目光,指尖的丝线又开始在绫罗上游走。

她正在绣一幅《春江送别图》,岸边折柳的女子眉尖微蹙,衣袖间藏着未说出口的千言万语,

恰似她此刻的心情。沈砚之推门而入时,带进来一身湿润的青草气息。他解下蓑衣,

露出里面月白色的锦袍,腰间悬着的玉佩随着动作轻轻碰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苏姑娘,今日雨大,可否容在下借贵地避雨?”他唇边噙着温和的笑意,

目光落在案上的绣品时,不由得微微一怔。绾绾的脸颊泛起淡淡的红晕,如同初绽的桃花。

她慌忙用镇纸压住绢帛,轻声应道:“沈公子请便。”青禾早已机灵地沏上雨前龙井,

茶烟袅袅中,两人的目光不经意间相遇,又像受惊的小鹿般慌忙避开。雨声淅沥中,

沈砚之忽然开口:“听闻姑娘的‘绾心绣’能将心意绣入丝线,不知可否为在下绣一幅?

”他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如同即将揭晓答案的学子。绾绾的心跳漏了一拍,

指尖的绣花针险些刺破指腹。她垂眸望着绢上未完成的江水,

轻声问道:“公子想要什么图样?”“便绣一株兰草吧。”沈砚之的目光温柔如水,

“生于幽谷,不以无人而不芳。”绾绾的心湖泛起圈圈涟漪。她知道,

兰草自古便是君子的象征。而沈砚之的才华,早已在京城的文人雅士间传为佳话。

据说他曾为皇家绘制《南巡图》,龙颜大悦,欲封他为画院待诏,却被他婉言谢绝。

世人皆不解,唯有绾绾隐约明白,这般清雅脱俗的灵魂,怎肯被俗世的枷锁束缚?

2兰草寄情雨停时,沈砚之告辞离去。绾绾望着他消失在巷口的背影,

指尖轻轻抚过那匹月白杭绸。她决定,要绣一幅最好的兰草,将自己未曾说出口的心意,

悄悄藏进每一针每一线里。接下来的日子,绾绾的绣架前总摆着那匹月白杭绸。

她特意选用了最上等的苏绣丝线,清晨采来带着露珠的兰草细细观察,

就连绣绷的松紧都反复调试。青禾看在眼里,打趣道:“姑娘这绣的哪里是兰草,

分明是把心都绣进去了。”绾绾只是红着脸浅笑,指尖的动作却愈发轻柔。

她想起沈砚之谈论诗词时眼中闪烁的光芒,想起他挥毫泼墨时衣袖翻飞的姿态,

想起他偶然触碰到她指尖时的微颤。这些细碎的瞬间,如同散落的珍珠,

被她用丝线小心翼翼地串联起来,绣进那片清雅的兰草间。半月后,沈砚之再次来访。

当绾绾展开那幅兰草图时,他不由得屏住了呼吸。月白色的绢帛上,一株兰草栩栩如生,

叶片上的露珠仿佛随时会滚落,花瓣轻颤,仿佛能嗅到幽幽清香。最妙的是兰草根部,

几缕极细的金丝巧妙地绣出同心结的形状,不细看几乎难以发现。“苏姑娘好技艺。

”沈砚之的声音带着难以掩饰的赞叹,目光落在那暗藏的同心结上时,

眸中闪过惊喜的光芒。他小心翼翼地接过绣品,指尖轻抚过绢面,仿佛在触摸一件稀世珍宝。

绾绾的脸颊如霞般绯红,轻声道:“不过是些粗浅功夫,让公子见笑了。

”沈砚之却郑重地将绣品收入锦盒,目光灼灼地望着她:“苏姑娘,下月初三是家父寿辰,

不知姑娘可否赏光,到寒舍一聚?”绾绾的心跳骤然加速,如同擂鼓一般。她知道,

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邀请。在这个讲究礼教的时代,未婚男女私相授受已是逾矩,

更何况是受邀至家中赴宴。这分明是沈砚之在向她传递心意,

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这……”绾绾有些犹豫,

指尖无意识地绞着衣袖。她虽是绣坊主家,终究是女儿身,如此唐突造访,难免引人非议。

沈砚之仿佛看穿了她的顾虑,温声道:“家父久闻姑娘绣艺精湛,一直想亲眼见识。

届时会有诸多女眷在场,姑娘不必拘谨。”他的目光真诚而恳切,如同清澈的溪流,

让她无法拒绝。绾绾轻轻点头,声音细若蚊蚋:“承蒙公子不弃,小女子遵命。

”沈砚之离开后,绾绾仍有些恍惚。青禾笑着为她整理鬓发:“姑娘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了。

”绾绾望着镜中自己绯红的脸颊,唇边不自觉地漾起浅浅的笑意,如同春风拂过湖面,

荡起温柔的涟漪。为了赴宴,绾绾特意缝制了一件藕荷色的襦裙,

裙摆上用银线绣着细密的缠枝纹。她还精心准备了贺礼——一幅《松鹤延年图》,

是她熬了三个通宵才绣成的。青禾帮她梳了个温婉的堕马髻,插上一支珍珠步摇,

镜中的少女眉眼弯弯,带着几分羞涩,又藏着几分期待。3月下盟誓初三那日,

沈府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绾绾随着引路的仆妇穿过曲折的回廊,只见庭院中遍植奇花异草,

假山流水相映成趣,处处透着雅致。正厅里宾客云集,觥筹交错间,她一眼便望见了沈砚之。

他穿着宝蓝色的锦袍,正与几位文人雅士谈笑风生。目光相遇的刹那,他眼中闪过一丝惊艳,

随即快步迎了上来。“苏姑娘,你来了。”他的声音里带着掩饰不住的喜悦,

亲自引着她向沈老先生行礼。沈老先生须发皆白,精神矍铄,目光落在绾绾身上时,

带着温和的笑意:“早就听闻苏姑娘绣艺超群,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绾绾恭敬地呈上贺礼:“小女子拙作,望老先生笑纳。

”当沈老先生展开那幅《松鹤延年图》时,满堂宾客都发出了赞叹之声。青松苍劲,

仙鹤灵动,就连松针的纹理都清晰可见,堪称巧夺天工。沈砚之的眼中满是骄傲与欣赏,

仿佛那幅绣品是他自己的杰作一般。宴席上,他特意坐在绾绾身旁,

轻声为她讲解席间的名人轶事。每当有佳肴上桌,他总会先为她布菜,动作自然而亲昵,

引得同桌的几位夫人暗暗点头,眼中带着了然的笑意。酒过三巡,

沈砚之邀绾绾到花园中散步。月光如水,洒在两人身上,投下依偎的影子。

池中的荷花悄然绽放,散发出淡淡的清香,如同此刻弥漫在空气中的暧昧气息。“苏姑娘,

”沈砚之忽然停下脚步,转身望着她,眼中的认真让绾绾的心跳漏了一拍,

“在下有一事相求,不知姑娘是否应允?”绾绾的指尖微微颤抖,轻声问道:“公子请讲。

”沈砚之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巨大的决心:“在下不才,愿以薄礼相聘,求娶姑娘为妻。

不知姑娘是否愿意?”他的声音带着一丝紧张,却又无比坚定,如同磐石般不可动摇。

绾绾的眼眶瞬间湿润了,如同被春雨打湿的花瓣。她等这句话,等了太久太久。

那些藏在丝线里的心意,那些欲言又止的情愫,此刻终于有了归宿。

章节目录

查看完整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