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妲己:诺奖治愈SCI缺失症
作者:溺宠诗人
主角:林卷卷江砚
类别:短篇
状态:已完结
更新:2025-07-27 21:13
免费试读 下载阅读器离线看全本

在溺宠诗人的小说《学术妲己:诺奖治愈SCI缺失症》中,林卷卷江砚是一位寻找自我身份和归属感的年轻人。林卷卷江砚在旅途中结识了各种各样的人物,经历了丰富多彩的冒险与挑战。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内心的探索,林卷卷江砚逐渐明白了自己的使命和价值,并最终找到了真正的归宿。这部小说充满成长与探索,“江博士…这、这‘手抄文献100页’…能不能商量商量?我代码跑通的时候,连食堂阿姨都夸我逻辑清奇!”林卷卷试图……将引发读者对自我的思考和追求。

章节预览

一、“SCI大富翁”的梦幻开局

林卷卷盯着江砚电脑里运行的算法,觉得那些冰冷的代码像被关在笼子里的数码宝贝,急需一场“大富翁式”的冒险。于是,她趁着江砚去隔壁实验室借试剂的空档,偷偷给算法做了“魔改”。

等江砚回来,就看到屏幕上弹出的奇妙界面——算法节点变成了彩色骰子,每运行一步,就跳出“恭喜你!获得‘文献地狱券’一张(需手抄10页经典文献)”“很遗憾!触发‘拒稿陷阱’,本次结果作废重算”的提示。

“这是什么?”江砚的声音里有压抑的颤抖,伸手去关程序,却被林卷卷猛地按住手。

“江博士!这是我新开发的‘SCI大富翁冲冲冲’优化方案!您看,把算法流程变成游戏关卡,既能增加趣味性,还能模拟投稿时的各种意外情况!”林卷卷眼睛亮晶晶的,像刚发现宝藏的探险家。

江砚看着界面里蹦蹦跳跳的卡通细胞,额角青筋疯狂跳动:“理论基础呢?严谨性呢?你把算法当街机游戏?”说着,他抄起旁边的《生物信息学算法原理与实践》《单细胞测序数据分析指南》,作势要往林卷卷头上砸。

林卷卷吓得抱头鼠窜,边跑边喊:“我错了!我这就删!大富翁…大富翁变成严肃版的!”

最后,这场“算法魔改”以林卷卷手抄20页文献告终,但江砚在调试代码时,却不自觉地把“模拟拒稿重试机制”保留了下来——偶尔跳出的“拒稿陷阱”提示音,让枯燥的科研多了丝奇妙的鲜活。

二、细胞房里的“迪厅事故”重演?不,这次更疯!

林卷卷不信邪,觉得上次细胞培养失败是“没找到细胞的嗨点”。于是,在又一次原代细胞培养任务时,她瞒着江砚,偷偷准备了“惊喜”。

当江砚推开细胞房的门,看到的是终身难忘的画面——林卷卷穿着灭菌服,戴着无菌手套,把移液枪当水枪,对着培养皿“滋水”,嘴里还喊着“细胞们!尽情摇摆吧!”,而细胞房的音响里,正放着震耳欲聋的《野狼disco》,培养箱的温度显示:28℃(她美其名曰“细胞蹦迪的最佳温度”)。

更绝的是,她把珍贵的原代细胞放在开着紫外灯的操作台上,美其名曰“给细胞们晒日光浴,增强免疫力”。

“林卷卷!”江砚的怒吼声差点掀翻细胞房的顶,吓得林卷卷手里的移液枪都掉在了地上。

看着培养皿里即将“壮烈牺牲”的细胞,林卷卷瘪着嘴,眼泪在眼眶里打转:“我只是想让细胞们开心…这样它们就能长得更好,帮我们发SCI…”

江砚深吸一口气,压下怒火,开始手把手教她正确操作。从如何规范使用移液枪,到无菌操作台的正确使用方法,再到培养箱温度的精准调控。

林卷卷盯着江砚近在咫尺的侧脸,感受着他掌心传来的温度,耳朵慢慢变红。而江砚在碰到她指尖的瞬间,也不自觉地颤了颤,心跳声在安静的细胞房里格外清晰。

最后,在江砚的指导下,细胞终于规规矩矩地躺在培养皿里生长,可两人的心里,却像被种下了一颗躁动的种子,在后续的相处中,时不时就会发芽。

三、“拧盖教学”里的电流暗涌

江砚发现,林卷卷似乎对“如何正确拧开EP管盖”有着谜一样的执着——她不是把盖子拧得太紧,导致后续取样时死活打不开;就是拧得太松,样本被污染。

于是,某个午后,江砚决定对她进行“专项特训”。他站在林卷卷身后,双手覆上她的手,手把手教她感受拧盖的力度。

“手腕要轻转,像这样…感受到阻力后,再稍稍用力,听到‘咔嗒’声就是盖紧了。”江砚的声音带着温热的气息,拂过林卷卷的耳畔。

林卷卷的脸瞬间爆红,感觉浑身的电流都汇聚到了和江砚相贴的手上。她僵硬地按照江砚教的动作操作,却因为紧张,好几次都没掌握好力度。

江砚无奈地笑了笑,重新调整姿势,再次靠近她。这一次,林卷卷清晰地感受到了江砚胸膛的温度,以及他沉稳的心跳。

当终于听到那声“咔嗒”时,两人都默契地红了脸,却又不约而同地装作若无其事。

从那以后,林卷卷拧EP管盖的技术突飞猛进,而两人之间,也多了种难以言说的微妙氛围,在一次次的科研合作中,慢慢发酵。

四、“奇葩”实验记录与意外发现

林卷卷的实验记录,在生科院成了“传奇”——她用可爱的卡通图案代替枯燥的文字说明,把细胞生长曲线画成小怪兽的成长史,还在旁边标注“这个细胞宝宝今天吃得很饱,长得超可爱!”

江砚每次看她的实验记录,都又气又笑,却也在这些“奇葩”记录里,发现了惊喜。比如,她用不同颜色标注的细胞异常生长情况,竟让江砚找到了算法优化的新方向。

“你这记录…虽然逻辑稀碎,但偶尔能发现金矿。”江砚无奈地摇着头,却把那些“奇葩”记录小心地收进了自己的文件夹。

林卷卷得意地笑:“看吧!我就说我的脑洞有用!说不定哪天,这些奇奇怪怪的记录,就能帮我们发篇大论文!”

在这些爆笑又温暖的日常里,两人的合作越来越默契,林卷卷的科研严谨性在江砚的**下逐渐提升,而江砚也在林卷卷的影响下,学会了用更开放的心态去看待科研,那些曾经被阎正明打压的阴霾,似乎也在慢慢消散,可他们不知道,更大的挑战和惊喜,还在后面等着他们……

查看完整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