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归处,是我等的风
作者:优秀果冻哥哥
主角:方轩苏棠
类别:短篇
状态:已完结
更新:2025-09-06 13:12
免费试读 下载阅读器离线看全本

说句实话我対《青梅归处,是我等的风》这篇文章非常感动,也受读者喜欢,我还没有读完那,方轩苏棠的故事情节令人心思向往,感谢优秀果冻哥哥的努力!讲的是:只是中间用一堵更高的墙隔开了。小时候,他们常常在墙根下挖地道,想要“秘密”地往来,当然,每次都被……

章节预览

第一章雨巷重逢雨下得不大,却缠绵不绝,像一层薄薄的、带着凉意的纱,

将整个江南小城笼罩在一种潮湿的、近乎凝滞的宁静里。石板路面被雨水洗刷得油亮,

倒映着灰蒙蒙的天空和两侧古旧屋檐下滴答的水珠。

空气里弥漫着青苔和泥土混合的清新气息,

以及……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往昔的淡淡皂角香。方轩撑着一把素色的长柄伞,

站在巷口那家名为“风铃草”的咖啡馆前,目光有些茫然地投向雨幕深处。他刚从外地回来,

处理完祖父的后事,身心俱疲。这座承载了他整个童年和少年时光的小城,熟悉又陌生。

许多面孔已经模糊,许多路也已记不清,唯有这条通往老宅的巷子,

以及巷子尽头的这间咖啡馆,像两个固执的坐标,深深烙印在他的记忆里。

咖啡馆的门楣上挂着一串精致的风铃,是那种老式的铜制风铃,上面刻着模糊的纹路。此刻,

没有风,它们静静地垂着,却仿佛随时会发出清脆的声响。方轩记得,小时候,

他和苏棠最喜欢做的事,就是躲在巷子拐角,看风吹过,听这风铃叮咚作响,

然后比赛谁模仿得更像。他深吸了一口气,推开了咖啡馆厚重的木门。

门上的风铃终于被带动,发出了一串清越悠扬的声响,像是久违的问候,

瞬间将方轩拉回了遥远的过去。咖啡馆内部光线偏暗,带着一种慵懒的氛围。原木色的桌椅,

墙上挂着几幅水墨画,角落里燃着一支熏香,袅袅娜娜。客人不多,三三两两地低声交谈,

空气中流淌着轻柔的爵士乐。方轩收起雨伞,放在门口的伞桶里,

略微有些局促地站在入口处。他已经有近十年没有回到这座小城,也差不多有那么久,

没有好好想起过苏棠了。不是刻意的遗忘,而是生活像一条奔流不息的河,

将他带向了越来越远的地方,曾经那些清晰的印记,都在时间的冲刷下变得模糊不清。

直到今天。一个穿着米白色棉布长裙的女孩从靠窗的位置站起来,端着一个刚做好的咖啡杯,

似乎是想去吧台。她步伐轻盈,侧脸在昏黄的灯光下显得柔和而宁静。

乌黑的长发松松地挽在脑后,露出一段白皙纤细的脖颈。就在那一瞬间,

方轩的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蛰了一下,呼吸都停滞了片刻。是他。

尽管岁月在她的眉宇间添了几分不易察觉的成熟,褪去了孩童时期的稚气和青涩,

但那熟悉的轮廓,那安静的气质,尤其是那双眼睛——清澈、温润,像雨后的天空,

的深潭——都和记忆深处那个扎着羊角辫、总是跟在他身后、笑起来有两个浅浅梨涡的女孩,

严丝合缝地重叠在了一起。苏棠。她似乎并没有立刻注意到门口站着的方轩,

只是低头整理着手中的咖啡杯。方轩站在原地,隔着朦胧的雨雾和咖啡馆暖黄的灯光,

就那样静静地看着她。时间仿佛在这一刻凝固,又像决堤的洪水,

汹涌地将过往的记忆尽数倾泻而出。第二章童年与风铃方轩和苏棠是真正的青梅竹马。

他们的家相隔不远,都在这条老巷附近。方轩的父亲是中学老师,

母亲是医生;苏棠的父母经营着一家小小的传统手工艺品店,卖些刺绣、剪纸和木雕。

两家的院子只隔着一道矮矮的篱笆墙,墙头上爬满了盛开的蔷薇和青翠的藤蔓。小时候,

他们的世界简单而快乐。一起上学,一起放学,

书包里装着弹珠、画片和用作业本折的纸飞机。夏天的傍晚,

他们会躺在各自家门前的竹席上数星星,听蝉鸣;冬天的早晨,会哈着白气,

把冻红的小手凑在一起取暖。方轩记得,苏棠是个有点胆小却又充满好奇心的女孩。她怕黑,

却总爱拉着方轩去探索巷子尽头那口据说有“水鬼”的老井(当然,

每次都是方轩壮着胆子走在前面)。她喜欢画画,铅笔下的世界总是五彩斑斓,

而方轩则更喜欢用积木搭建各种奇形怪状的城堡。

他们会交换彼此的“宝贝”——方轩会把他好不容易攒下来的玻璃弹珠分给她一颗最亮的,

苏棠则会把她画的画小心翼翼地塞到他的书包里。而那串风铃,是他们友谊的另一个见证。

那是方轩十岁生日时,远在上海工作的叔叔送给他的礼物。铜制的风铃做工并不算精细,

甚至有些锈迹,但方轩很喜欢。他把它挂在了自家院子里那棵老槐树的枝桠上。每当风吹过,

风铃就会发出“叮铃铃”的声音,清脆悦耳,在寂静的午后格外清晰。

苏棠第一次听到风**,是趴在矮墙头上,小脑袋探过来问:“方轩,

你家院子里是什么声音呀?好好听。”方轩得意地扬起下巴:“是我叔叔送我的风铃!

”从那天起,那串风铃就成了他们共同的秘密基地的信号。放学后,

苏棠总会先跑到方轩家院墙外,歪着头听一会儿,如果听到了风**,就知道方轩在家,

可以一起玩了。有时,他们也会一起坐在院子里,听着风**,

分享各自带来的零食——苏棠妈妈做的桂花糕,或者方轩奶奶煮的酸梅汤。“方轩,

风铃的声音好像风在唱歌。”有一次,苏棠托着腮帮子,眼睛亮晶晶地说。“嗯,

”方轩似懂非懂地点点头,“是风在摇铃铛。”“我觉得,它是风的语言。”苏棠说,

“它告诉我们,风来了,夏天要来了。”那时的他们,还不懂得离别,不懂得时间的重量。

他们以为,这样的日子会一直持续下去,就像巷口那棵老槐树,年复一年地绿了又黄,

黄了又绿。记忆里,苏棠的笑容总是那么温暖,像午后的阳光。但方轩也隐约记得,

她偶尔也会有沉默的时候,眼神里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后来他才知道,

苏棠的妈妈身体一直不太好,经常需要吃药,家里的气氛也因此有些压抑。

但苏棠很少在他们面前表露,她总是努力地笑着,像一株努力向着阳光生长的小白杨。

方轩想,那时候的自己,大概并不能完全理解苏棠内心的敏感和忧虑。

他只是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她的陪伴,享受着这份纯粹而简单的友谊。他以为,

他们会一直这样,在这条洒满阳光的老巷里,并肩长大,一起去更远的地方看看。

直到那一天,毫无预兆地到来。第三章离别与银杏叶方轩十二岁那年夏天,

苏棠的爸爸决定举家搬迁。消息传来时,方轩正在自家院子里,

对着那串已经有些喑哑的风铃发呆。苏棠的妈妈亲自来敲开了他家的院门,

脸上带着客套而疏离的微笑,委婉地表达了他们即将离开的决定,

并感谢了这么多年来方轩父母对苏棠的照顾。方轩愣愣地站在那里,

手里还捏着一颗准备和苏棠一起玩的玻璃弹珠,脑子里一片空白。

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干涩地问:“苏棠……苏棠她知道了吗?”苏阿姨叹了口气,

点了点头:“知道了。她……她不太愿意接受。”那天下午,方轩没有去上学,

一个人坐在院子里,听着风铃在无风的午后也发出几不可闻的轻响。他觉得心里空落落的,

像是丢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他第一次尝到了离别的滋味,苦涩而茫然。他去找苏棠,

却发现她家的院门紧锁。他从篱笆墙翻过去,看到苏棠一个人坐在她家院子里的石凳上,

怀里抱着一个旧布娃娃,眼睛红肿,肩膀一耸一耸地哭泣着。“苏棠!”方轩走过去,

轻轻拍了拍她的肩膀。苏棠抬起头,泪眼朦胧地看着他,声音哽咽:“方轩,

他们要走了……我们……我们以后还能见面吗?”方轩的心像是被针扎了一下,疼得厉害。

他从未想过这个问题。在他们的小世界里,他们是永远的好朋友,是不需要考虑未来的。

可现实就这样残酷地摆在了面前。他努力挤出一个笑容,故作轻松地说:“当然能啦!

放假的时候,你可以来找我玩啊!

”“可是……我们不知道要去哪里……”苏棠的声音带着浓浓的鼻音,“爸爸说,

可能要去很远很远的地方,连我都不知道在哪里。”方轩的心沉了下去。

他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他能想到的,只有那些空洞的承诺。

苏棠的眼泪掉落在布娃娃的花裙子上,洇开一小片深色的痕迹。她从口袋里掏出一样东西,

递给方轩:“方轩,这个给你。”方轩低头一看,是一片金黄色的银杏叶,叶脉清晰,

边缘带着精致的锯齿,像一件完美的艺术品。叶片已经被压得很平整,显然经过了精心保存。

“这是……”“是我昨天在我们家附近那棵大银杏树下捡的,”苏棠吸了吸鼻子,

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一些,“那棵树,就是我们以前经常去捡落叶的地方,

还记得吗?你说,等我们长大了,要用银杏叶做标本。”方轩当然记得。

那棵高大的银杏树是他们童年的乐园之一,秋天时满地金黄,他们总是在那里追逐嬉戏,

捡拾最完整、最漂亮的叶子。“这个给你,”苏棠把银杏叶塞进方轩的手心,

“你要好好保管。看到它,就好像看到我了。”方轩紧紧攥着那片银杏叶,

粗糙的叶脉硌着他的掌心,带来一阵微麻的刺痛。他点点头,喉咙有些发紧:“嗯,

我会好好保管的。你也要好好的。”苏棠勉强笑了笑,眼泪却又忍不住掉了下来。那天,

他们在苏棠家荒芜的院子里待了很久,说了很多话,又好像什么都没说。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投射在斑驳的墙壁和冰冷的石凳上。

空气中弥漫着离别的伤感和对未知的恐惧。最终,苏棠还是要走了。方轩站在巷口,

看着她家那辆装满家具的卡车缓缓驶离,直到消失在路的尽头。风吹过,

巷口那串风铃终于发出了几声清脆的响声,像是为这段青梅竹马的岁月送行。方轩摊开手掌,

那片金黄的银杏叶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还带着苏棠手心的温度。

他小心翼翼地将它夹进了自己最喜欢的一本童话书里。他想,苏棠说得对,看到这片叶子,

就好像看到她一样。他会等她回来的。等到风再吹起的时候,等到他们都长大成人,

等到……他们能够再次并肩走在这条熟悉的小巷里。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一等,

就是漫长的七年。第四章沉默的咖啡与试探咖啡馆里轻柔的音乐还在流淌,

空气中依然弥漫着咖啡的醇香和淡淡的熏香。方轩站在原地,隔着几步的距离,

看着那个忙碌的身影。苏棠似乎察觉到了他的注视,抬起头,目光穿越了稀疏的客人,

准确地落在了他的身上。四目相对。时间仿佛再次凝固。苏棠脸上的表情有片刻的凝滞,

端着咖啡杯的手指微微收紧了一下。她显然也认出了他。那双眼睛,跨越了近十年的光阴,

依然能准确地捕捉到彼此的影子。方轩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他有些窘迫,

不知道该是先上前打招呼,还是假装没看见,默默离开。毕竟,他们之间隔着的,

不仅仅是这短短几步路的距离,更是长达七年的空白和未曾联系的陌生。

苏棠很快恢复了平静,只是眼神里多了一丝复杂难辨的情绪。她朝方轩这边微微点了点头,

算是打过招呼,然后转身走向了吧台。方轩看到她将手中的咖啡杯放到了吧台上,

低声和里面的咖啡师说了句什么,然后又走回了刚才的位置,但并没有再坐下,

而是拿起靠墙角的一个看起来像是装饰用的青瓷花瓶,似乎在整理里面的干花。

方轩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迈开了脚步。他走到吧台前,

点了一杯和苏棠手里那杯一样的咖啡——一杯手冲的耶加雪菲。“好久不见,苏棠。

”当咖啡师开始专注地冲煮咖啡时,方轩轻声开口。正在擦拭吧台的苏棠动作顿了顿,

没有回头,声音平静得听不出太多情绪:“嗯,方轩。好久不见。

”“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方轩问。“去年。”苏棠的声音依旧很淡,

“回来开了这家店。”“这家店……”方轩环顾四周,目光落在那串风铃上,

“原来这里是你开的?”“嗯。”咖啡的香气越来越浓郁,

白色的瓷杯被放在了他面前的吧台上,发出轻微的声响。“你的咖啡。”苏棠的声音。

方轩转过身,接过咖啡杯。杯壁温热,带着咖啡豆特有的香气。“谢谢。”他说。“不客气。

”两人之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咖啡机运作的轻微声响和背景音乐的流淌。

方轩捧着温热的咖啡杯,感觉手心有些发烫。他看着苏棠的背影,她正低着头,

仔细地整理着花瓶里的干花,神情专注,仿佛刚才的重逢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

“你……这些年,一直在这里吗?”方轩打破了沉默。他其实知道答案,苏棠刚才已经说了,

她是去年才回来的。但他想说点什么,打破这令人窒息的陌生感。

苏棠整理干花的手指停顿了一下,随即又继续动作,声音依旧平静:“不,之前在外面读书,

毕业后回来开了这家店。”“嗯,挺好的。”方轩不知道该说什么。他想象中的重逢,

或许应该更激动一些,更感慨一些,但现实却是这样平淡,甚至带着一丝刻意维持的距离感。

“你呢?”苏棠终于抬起头,看向他。她的眼神清澈,

像是要把他这些年在外漂泊的痕迹都看透。“一直在外面工作?”“嗯,

大学毕业就去了北方,换了几份工作,最近才调回来处理家里的事情。”方轩简单地回答。

“回来……是常住吗?”苏棠追问。“嗯,”方轩点点头,“爷爷年纪大了,身体不好,

就回来陪陪他。现在……他走了,房子空着,以后的事情,还没想好。

”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迷茫。苏棠静静地听着,没有说话。

吧台后的灯光勾勒出她柔和的侧脸线条,长长的睫毛在眼睑下方投下一小片阴影。

“那……挺巧的。”许久,她才轻轻说了一句,“这家店……离你家老宅不远。”“是啊,

”方轩的心头掠过一丝暖意,“走路也就几分钟。”“嗯。”又是一阵沉默。方轩觉得,

他们之间似乎竖起了一道无形的墙,明明近在咫尺,却仿佛隔着千山万水。

他想问她这七年过得好不好,想问她为什么选择回来开咖啡馆,想问她当年离开时,

是不是真的不想再回来。但这些话堵在喉咙里,却一个字也问不出口。或许,

他们都害怕答案。或许,有些问题,已经不需要答案了。

“那个……”方轩最终还是决定告辞,“我还有点事,先走了。”“好。”苏棠点点头,

“欢迎下次再来。”方轩端着咖啡杯,转身准备离开。走到门口时,

他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苏棠依然站在吧台后,低着头,似乎在忙碌着什么,没有再看他。

风吹过,门上的风铃再次响起,叮咚作响,清脆悦耳,却又带着一种说不出的怅惘。

方轩握紧了手中的咖啡杯,走入了外面的雨幕中。雨水打湿了他的裤脚,带来一阵凉意。

他回头望了一眼“风铃草”咖啡馆的招牌,以及门楣上那串在雨中静默的风铃,

心里五味杂陈。重逢来得如此突然,却又似乎早已注定。只是,这重逢的开端,

为何如此沉默?他低头,看着手机屏幕,解锁,点开微信通讯录,

手指在某个熟悉又陌生的名字上悬停了许久,最终还是没有点下去。或许,有些事情,

还是顺其自然吧。就像这片雨巷,就像这间咖啡馆,就像……他和她。

第五章琐碎日常与旧日痕迹接下来的几天,方轩的生活渐渐回到了正轨。

他暂时住在老宅里,一边整理祖父留下的遗物,一边处理一些后续事宜。老宅很大,

有很多房间,但也显得有些空旷和冷清。父亲在市里工作,不常回来,

母亲偶尔会过来帮他收拾一下,但大部分时间,

他都是独自一人待在这座充满了童年回忆的房子里。白天,

他会去祖父生前常去的老茶馆坐坐,和那些相熟的老街坊聊聊天,

听听他们讲述小城的变迁和往事。晚上,他会在老宅的院子里散步,看着天上的月亮和星星,

任由思绪蔓延。不可避免地,他会常常想起苏棠。想起他们一起在巷子里追逐嬉闹的情景,

想起苏棠趴在墙头等风**的模样,想起她那双清澈的眼睛和温暖的笑容,

想起她哭着塞给他银杏叶的那个夏天。他也常常会不自觉地走到巷口,

远远地看着那家“风铃草”咖啡馆。有时,他看到苏棠坐在窗边看书,神情专注;有时,

看到她和相熟的客人笑着打招呼,从容温和;有时,看到她在吧台后忙碌,身姿轻盈。

他没有再进去打扰。他觉得,他们之间的那道无形的墙还在。他不知道该如何跨越,

也不知道跨越之后会是什么。直到一周后的一个下午。

方轩正在老宅的书房里整理祖父的旧书,忽然听到院门外传来一阵熟悉的自行车**。

那是小时候孩子们常用的那种老式自行车,车铃是上下按动的,发出“叮铃叮铃”的声音。

他好奇地放下手中的书,走出书房。只见一个穿着快递制服的小伙子推着一辆自行车,

停在院门口,正拿着一个包裹对照着门牌号。“请问,方轩先生在吗?有您的快递。

”小伙子问道。“我是。”方轩走过去。“签收一下。”小伙子递过包裹和笔。

方轩接过包裹,正准备签字,忽然听到隔壁院墙上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方轩哥!

有你的快递!”方轩心里一动,抬起头,果然看到苏棠正站在她家院子的葡萄架下,

扶着墙头,对他微笑着。阳光透过葡萄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她身上落下斑驳的光影。

她今天穿着一件淡蓝色的连衣裙,头发随意地披散着,看起来明媚而生动。“苏棠?

”方轩有些惊讶。“嗯,我看到快递员叔叔了,猜是你。”苏棠说,“是什么好东西啊?

”方轩这才反应过来,他这几天网购了一些处理老宅需要的工具和书籍,

没想到苏棠会注意到。“是一些……工具书。”方轩含糊地说,签下了名字。快递员离开后,

苏棠已经从自家院墙上跳了下来,手里还拿着一个小小的、包装得很精致的礼品袋。

“给你的。”她走到方轩面前,把礼品袋递给他,脸上带着一丝狡黠的笑意。“给我的?

”方轩愣住了。“嗯,欢迎你回家。”苏棠说,“算是……乔迁礼物?虽然你早就住下了。

”方轩有些不好意思地接过来:“谢谢。”“不用谢,”苏棠的目光落在方轩手中的包裹上,

“里面是什么?这么沉。”“一些……旧书和工具。”方轩简单解释。“需要帮忙吗?

看起来挺多的。”苏棠主动提议。方轩犹豫了一下。自从上次在咖啡馆重逢后,

这是苏棠第一次主动提出和他有更多接触。他心里既有些期待,又有些忐忑。“呃……好吧,

”他最终点了点头,“确实有点多,我正愁怎么搬呢。”“那就走吧。”苏棠说着,

率先转身向她家的方向走去。方轩赶紧跟上。苏棠家和他家其实是共用一个更大的院子,

只是中间用一堵更高的墙隔开了。小时候,他们常常在墙根下挖地道,想要“秘密”地往来,

当然,每次都被大人发现并训斥。走进苏棠家,

一股淡淡的、好闻的木头和植物混合的气息扑面而来。房子的布置和她的人一样,

简洁、雅致,充满了生活气息。客厅里摆放着一些手工艺品,墙上挂着苏棠自己画的水彩画,

画的大多是这座小城的风景。“随便坐。”苏棠指了指沙发。方轩坐下,环顾四周,

目光落在墙角一个不起眼的角落里。那里放着一个蒙尘的木盒子,上面落满了灰。

“那是什么?”他指着问。苏棠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眼神微微一滞,随即走过去,

擦掉盒子上的灰尘,打开了它。盒子里放着一些旧玩具,几本泛黄的童话书,

还有一叠……画稿。方轩凑过去看,画稿上大多是铅笔素描,画的是这条巷子,这家咖啡馆,

院子里的树,还有……一个男孩的背影,站在槐树下,抬头望着天空。

“这是……”方轩有些惊讶。“小时候画的,”苏棠轻轻抚摸着画纸的边缘,声音很轻,

“没什么。”方轩看着那些画,心里百感交集。他仿佛看到了那个安静而敏感的小女孩,

是如何用画笔记录下她眼中的世界,和她心底那些难以言说的情绪。“画得很好。

”他由衷地说。苏棠抬起头,对他笑了笑,笑容里带着一丝释然:“是吗?

都是些随便涂鸦的东西。”这时,门外传来了敲门声,是送工具书的快递到了。

方轩起身去开门,回来时,苏棠已经帮他找了个大纸箱,开始帮忙把书一本本放进去。

两人并肩忙碌着,动作自然了许多。阳光透过敞开的院门照进来,在地上投下长长的光影。

空气中飘荡着淡淡的墨香和纸张的味道。“对了,”方轩一边整理一边随意地问,

“你……一直喜欢画画吗?”“嗯,”苏棠点点头,“算是吧。也没想过去做专业什么的,

就是喜欢。”她顿了顿,补充道,“这家店的很多设计,还有菜单什么的,都是我自己画的。

”“怪不得,”方轩想起来咖啡馆里那些简约而富有韵味的装饰,“很有格调。”“谢谢。

”苏棠笑了笑。“那你呢?”苏棠忽然反问,“这些年,你都做些什么工作?”于是,

方轩也开始和她聊起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北方的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换过的几份工作,

遇到过的人和事。他谈吐自然,不像刚才在咖啡馆时那样拘谨。苏棠安静地听着,

偶尔会问一两句,眼神专注。方轩发现,她虽然看起来沉静,但心思很细腻,

总能抓住他话语里一些不经意的细节。阳光渐渐西斜,金色的光芒洒满了整个院子。

他们把所有的东西都打包好了。“谢谢你,苏棠。”方轩看着装满书的纸箱,感激地说。

“不客气,”苏棠把纸箱搬到门口,“需要我帮你搬进去吗?”“不用了,我自己可以。

”方轩说,“今天……谢谢你。还有一开始的咖啡。”“不用谢。”苏棠微微一笑,

“欢迎你常来坐坐。”“好。”方轩点点头。他拎着沉重的纸箱,转身准备离开。

走到院门口时,他又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苏棠正站在葡萄架下,阳光勾勒出她美好的侧影,

她也在看着他,眼神温和。那一刻,方轩觉得,横亘在他们之间的那道墙,

似乎悄然瓦解了一些。第六章风铃的低语与未说出口的话从那天起,

方轩和苏棠之间的联系似乎变得自然了许多。有时,方轩整理老宅累了,会走到院门口,

隔着矮墙喊一声:“苏棠,有没有好喝的咖啡?”不多时,苏棠就会端着一杯新冲泡的咖啡,

从自家院门走出来,递给他。有时,苏棠会遇到一些关于老城区历史或者建筑的问题,

查看完整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