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心弦微鸣》本文讲述了林溪陈阳的故事,感情细腻,洞察力极强,实力推荐!推荐小说内容节选:陈阳站在过道里,单肩背着背包,手指着她旁边的空位,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询问表情,眼底却……
章节预览
周末的校园比平日显得宁静许多,林荫道上只有零星几个学生走过。
林溪站在宿舍楼下,看着手机屏幕上陈阳发来的那条关于咖啡馆的邀请短信,指尖微微蜷缩。
周倩的话还在耳边回响——“他是开学两周后,特意去教务处申请加选这门课的。”
那些频繁的“巧合”,他看似自然实则刻意的接近,像一张逐渐收拢的网,让她心慌意乱,却又夹杂着一丝难以忽视的、细微的雀跃。
去,还是不去?
这个问题困扰了她一整晚。
最终,她还是回复了一个简短的“好”。
或许是为了验证周倩的猜测,或许是为了那即将过期的优惠券,又或许……只是内心深处,她也想弄明白,那双总是带着笑意的眼睛背后,究竟藏着什么。
周六下午,天气有些闷热,天空堆积着厚厚的云层,像是酝酿着一场大雨。
林溪按照约定时间来到校外的“转角”咖啡馆。
它坐落在一个安静的街角,装修是复古的工业风,巨大的落地窗明亮干净,确实如陈阳所说,光线很好。
她推开叮咚作响的门,一眼就看到了坐在窗边的陈阳。
他穿着简单的灰色衬衫,正低头看着手机,侧脸在柔和的光线下显得轮廓分明。他似乎提前到了。
听到门铃响,陈阳抬起头,看到林溪,脸上立刻绽开笑容,朝她挥了挥手。
林溪走过去,在他对面的位置坐下。
“你到了很久了吗?”她轻声问,有些不自在。
“没有,我也刚到。”陈阳收起手机,将桌上的菜单推给她,“看看想喝什么?他们家的海盐芝士拿铁和提拉米苏是招牌。”
他的态度自然熟稔,仿佛他们已是相识许久的朋友,轻易化解了初时的那点尴尬。林溪依言点了海盐芝士拿铁和提拉米苏。
等待餐点的时候,气氛短暂地沉默了一下。陈阳的手指无意识地轻叩着桌面,目光投向窗外:“看起来要下雨了。”
“嗯。”林溪也看向窗外,乌云更沉了。
“你……经常来这里画画吗?”陈阳找着话题。
“第一次来。”林溪老实回答,“平时多在图书馆或者宿舍。”
“哦……”陈阳点点头,忽然想起什么,从旁边的座位上拿起一个纸袋,“这个,给你。”
林溪疑惑地接过来,打开一看,里面是几支不同型号的专业绘图铅笔和一个全新的软橡皮,牌子都是她常用却舍不得买太贵的进口货。
“这是……”
“赔罪的……升级版?”陈阳笑了笑,有点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我打听了一下,说弄湿的素描本,就算干了,纸张手感也可能受影响,用好些的笔会顺手点。希望你别再拒绝了。”
他的细心和周到再次超出了林溪的预期。她握着那袋沉甸甸的画笔,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谢谢……其实,你真的不用这样。”
“我想这样做。”陈阳看着她,眼神很认真,“不然我总想着那天你红着眼眶的样子,心里挺过意不去的。”
他的话直接而坦诚,让林溪的脸微微发热,下意识地避开了他的视线。
这时,服务员送来了咖啡和蛋糕。醇厚的咖啡香和甜点的气息暂时缓解了微妙的氛围。
陈阳尝了一口提拉米苏,眼睛一亮:“嗯!果然不错,你试试。”
林溪用小勺挖了一小块送入口中,咖啡酒的醇苦、奶酪的绵甜和可可粉的微干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味道确实很好。
“很好吃。”她轻声表示赞同。
“你喜欢就好。”陈阳显得很高兴,“下次我们可以试试别的口味。”
“下次”这个词被他自然而然地说了出来,仿佛他们的见面将会成为一种常态。
雨,终于在他们品尝甜点时淅淅沥沥地落了下来,敲打在玻璃窗上,形成一道道蜿蜒的水痕。
窗外的世界迅速变得模糊而安静,咖啡馆内暖黄的灯光显得更加温暖,将他们笼罩在一个与世隔绝的小小空间里。
柔和的爵士乐在空气中流淌,气氛变得舒缓起来。林溪慢慢放松了紧绷的神经。
她拿出随身带来的小速写本和铅笔——用的是陈阳刚送的新笔——习惯性地开始勾勒窗外的雨景,以及雨中被模糊了轮廓的行人和车辆。
陈阳没有打扰她,只是安静地喝着咖啡,偶尔看看窗外,更多的是看着低头画画的她。
她的神情专注而宁静,睫毛低垂,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笔尖那一方小小的世界里,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她无关。
这种沉浸和专注,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
“你画画的时候,好像整个世界都安静了。”陈阳忽然轻声说,语气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叹。
林溪的笔尖一顿,抬起头,对上他含笑的眼眸。她的脸颊又有些发热:“……只是习惯而已。”
“能这么专注地喜欢一件事,挺好的。”陈阳笑了笑,笑容里似乎有一丝别样的情绪,很快闪过,快得让人抓不住,“比我强,我好像总是忙忙碌碌,也不知道在忙什么。”
雨似乎没有停歇的意思,反而越下越大。他们点的饮品已经续了一杯,聊天的内容也从最初的客套,渐渐变得宽泛。
聊起选修课上有趣的内容,聊起各自喜欢的电影和书籍,聊起校园里某个角落的猫咪。
林溪发现,陈阳并不像她想象中那样,只是一个头脑简单、只会运动的阳光男孩。
他其实很细心,观察力敏锐,而且懂得倾听。他会认真听她说话,即使她的表达有些笨拙断续,他也不会轻易打断,反而能从她零星的词汇里理解她的意思。
他说话风趣,常常逗得她忍不住抿嘴轻笑,但偶尔,在他不经意的眼神掠过窗外滂沱大雨时,林溪会捕捉到一丝极淡的、与他整体气质不符的疲惫感。
那是一种卸下对外笑容后,不经意流露出的真实情绪。
就像现在,他正说着篮球队训练的趣事,语气轻松,但握着咖啡杯的手指却无意识地用力,指节微微泛白。
林溪停下了手中的笔,犹豫了一下,还是轻声问了出来:“你……是不是最近太累了?好像……有点没精神。”
陈阳的声音戛然而止。他转过头,有些惊讶地看向林溪,似乎没料到她会如此直接地注意到这一点。
他脸上的笑容停顿了几秒,随即像是面具般重新戴上,但弧度似乎没有之前那么自然了。
“这么明显吗?”他试图用玩笑掩饰,“看来是训练强度太大,瞒不过细心观察生活的艺术家啊。”
林溪没有说话,只是安静地看着他,那双清澈的眼睛里没有探究,只有单纯的关切和一点点疑惑。
在她的注视下,陈阳脸上的笑容慢慢淡了下去。他低头看着杯中深褐色的液体,沉默了片刻。窗外的雨声成了此刻唯一的背景音。
“其实……”他再开口时,声音里带上了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和疲惫,“确实有点累。不光是训练,还有……很多别的事。”
他顿了顿,像是在组织语言,又像是在犹豫该不该说。
“有时候,觉得当‘陈阳’……挺累的。”他没头没尾地说了一句,声音很轻,几乎要被雨声淹没。
林溪微微一怔。“当‘陈阳’?”她不太明白这句话的含义。他不是陈阳吗?
陈阳抬起头,对上她困惑的目光,自嘲地笑了笑:“就是……好像大家都觉得我应该永远阳光开朗,永远精力充沛,永远处理好所有事情,不能有失误,不能有负面情绪,要符合所有人的期待……像个永远不会断电的太阳能玩偶。”
他轻轻晃动着咖啡杯,目光有些游离:“比如这次小组作业,我是组长,就得承担最多的工作,协调所有人的进度,不能有怨言;篮球队训练,我是主力,就不能状态下滑,不然会影响整个队伍;甚至平时……好像也总要笑着,才能回应别人的热情。”
他这些话,像是憋了很久,终于找到了一个宣泄的出口,在这个雨天,在这个安静的咖啡馆,对着这个安静得几乎没有什么存在感,却意外敏锐和让人安心的女孩,自然而然地流淌了出来。
林溪安静地听着,心里涌起一阵复杂的情绪。她第一次意识到,原来那个看起来拥有一切的、耀眼的陈阳,也有着不为人知的压力和困扰。他所拥有的光芒,似乎也伴随着沉重的负担。
“对不起,突然跟你说这些莫名其妙的话。”陈阳似乎反应过来自己说得太多了,有些懊恼地搓了把脸,重新打起精神,试图用笑容掩盖刚才的失态,“可能只是下雨天,容易让人变得多愁善感吧。你别介意。”
“没关系。”林溪轻声说,她低下头,看着速写本上刚刚无意识画下的图案——不再是窗外的雨景,而是一个模糊的、带着些许疲惫侧影的轮廓。
她忽然有些理解他那句“当‘陈阳’很累”的意思了。
每个人大概都有不为人知的另一面,藏在光鲜亮丽的表象之下。就像她,用安静和疏离保护着自己敏感内向的内心。
而他,则用阳光和开朗,包裹着或许并不总是那么轻松的真实。
他们都在扮演着某个角色,只是方式不同。
这种发现,让她感觉和他之间的距离,在不知不觉间拉近了许多。不再是遥远星球和地上尘埃的距离,而是两个同样有着微弱困惑和疲惫的、普通的灵魂。
“其实……”林溪犹豫着,声音很轻,像是一片羽毛落下,“偶尔没电,也没关系的。”
陈阳猛地抬起头,看向她。
林溪没有看他,手指轻轻摩挲着速写本的边缘,继续说道:“太阳能玩偶……也需要充电的。一直发光,会很辛苦。”
她的话笨拙又简单,却像一股暖流,精准地击中了陈阳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他怔怔地看着眼前这个低着头的女孩,看着她泛红的耳廓,心里那片因为压力和疲惫而产生的滞涩沉闷,仿佛被这温柔的细雨悄然润开,变得柔软而潮湿。
一种难以言喻的共鸣和悸动,在两人之间无声地蔓延开来。
窗外的雨声仿佛成了最好的掩护,让这一刻的坦诚和脆弱都变得合理起来。
就在这时,林溪的手机在包里震动起来,打破了这微妙而静谧的氛围。她回过神来,有些慌乱地拿出手机,是室友周倩打来的电话。
她向陈阳投去一个抱歉的眼神,接起了电话。
“喂,倩倩?”
电话那头传来周倩焦急的声音:“溪溪!你在哪儿呢?下雨了你没带伞吧?要不要我给你送伞?……咦?你那边怎么那么安静?还有音乐?你没在图书馆啊?”
周倩连珠炮似的问题让林溪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尤其是最后一个问题。
她下意识地抬眼,看向对面的陈阳。
而他,也正看着她,眼神深邃,带着一种她从未见过的、复杂难辨的情绪。他好像……在等待她的回答。
她该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