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深与苏晚的爱情
作者:砚底焚
主角:苏晚林深
类别:短篇
状态:已完结
更新:2025-09-20 18:38
免费试读 下载阅读器离线看全本

最新小说《林深与苏晚的爱情》,主角是苏晚林深,由砚底焚创作。这本小说整体结构设计精巧,心理描写细腻到位,逻辑感强。故事情节跌宕起伏,让人痛快淋漓。非常值得推荐!苏晚的画室比林深想象的要大,天窗正对着北回归线的方向,据说夏天能看见完整的银河。……

章节预览

林深第一次遇见苏晚,是在2018年的深秋。那天设计院的加班结束时,已经是晚上十点。

窗外的雨下得绵密,像是老天爷把一整年的潮湿都揉进了这场雨里。他裹紧了风衣冲进雨幕,

风衣下摆扫过台阶上的积水,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裤脚。街角的便利店亮着暖黄的灯,

像茫茫雨夜里的一座孤岛,他几乎是踉跄着冲了进去,玻璃门在身后发出“叮铃”的轻响。

暖空气裹挟着关东煮的香气扑面而来,林深摘下沾着雨水的眼镜,镜片上的雾气还没擦净,

就听见货架那边传来“哗啦”一声轻响。他循声望去,

看见穿杏色毛衣的姑娘正踮着脚够最上层的牛奶,

帆布鞋后跟沾着半干的落叶——后来他才知道,那是从老楼院墙外的法国梧桐上落下来的。

她的指尖刚擦过玻璃牛奶瓶的包装盒,整排瓶子就像被按了倾倒开关,

以一种缓慢又急促的姿态朝外侧倾塌。林深几乎是凭着本能冲过去,

右臂横在半空接住了大半,玻璃瓶在他掌心磕出清脆的响,

冰凉的瓶身透过薄薄的衬衫渗进来,倒让他打了个激灵。“谢谢。”姑娘转过身时,

米白色的围巾滑落了半截,露出细白的脖颈,上面还沾着点雨丝。她的睫毛很长,

湿漉漉地垂着,像沾了晨露的蝶翼。“我叫苏晚,傍晚的晚。

”林深盯着她眼角那颗小小的痣,喉结动了动才找回自己的声音:“林深,森林的林,

深浅的深。”他低头去捡滚落在脚边的两瓶牛奶,瓶身上印着的生产日期是三天前,

忽然想起自己冰箱里的牛奶早就过期了。“实在不好意思,”苏晚蹲下来帮他捡,

手指碰到他手背时像落了片雪花,“我总这样,手笨得很。”她的声音软软的,

带着点歉意的笑,眼角的痣跟着微微上扬。那天林深买了两瓶原味奶,

结账时看见苏晚抱着一盒关东煮站在窗边,玻璃上凝着她的侧脸轮廓。雨还在下,

她用竹签戳着萝卜慢慢吃,热气模糊了她的眼镜片。他走出便利店时,

听见身后传来“叮铃”的门响,苏晚抱着画夹追上来,

把一把黑色的伞塞进他手里:“雨太大了,这个你用吧。”伞柄上还留着她的温度,

林深愣了愣,想说自己家就在附近,却看见她已经冲进雨里,

杏色毛衣在灰暗的雨幕里像一点温暖的光,帆布鞋踩过水洼时溅起的水花,

比便利店的灯还要亮。后来他总在加班的深夜遇见她。有时她穿着沾了油彩的牛仔裤,

抱着素描本坐在靠窗的位置,

面前摆着一杯没开封的酸奶;有时她站在冰柜前认真挑选冰淇淋,

手指在各种口味的包装盒上犹豫来去,最后总会拿起一支抹茶味的。林深渐渐知道,

她在隔壁的三十一中教美术,画室就在教学楼顶层的阁楼里,窗户正对着设计院的办公楼。

“所以你总在三楼的窗口看我加班?”某次林深故意逗她,

看着她把冰淇淋的木勺咬得咯吱响。苏晚的耳朵红了,

把剩下的半支冰淇淋塞进他手里:“才没有,是看晚霞。”她抬头望向窗外,

深秋的天空泛着淡紫色,“我们画室的窗户朝西,每天傍晚的云都像被打翻的颜料盘。

”11月的某个周五,林深提前结束工作,走出设计院时看见苏晚蹲在便利店门口,

抱着画板对着玻璃橱窗里的圣诞树素描。她的鼻尖冻得通红,铅笔在纸上簌簌作响,

偶尔呵出的白气落在画纸上,晕开一小片浅灰。林深去买了两杯热可可,

递过去时特意选了带小熊图案的杯套。“画得真好。”他看着纸上晕开的铅灰色阴影,

树顶的星星被她画成了歪歪扭扭的形状。“其实是想画雪。”苏晚接过热可可,

杯壁上的水汽在她手背上洇出淡淡的痕。她低头用指尖擦掉那片湿痕,

“去年冬天雪下得特别大,我在阳台堆了个雪人,结果半夜它就化了。”她笑的时候,

眼角的痣像被风吹落的星子,“第二天早上只看见一滩水,还有我给它插的胡萝卜鼻子,

滚到了花盆底下。”那天他们并肩走了三条街。梧桐叶在脚下碾出脆响,

苏晚的帆布鞋踩过落叶时,会特意避开那些还带着点绿色的叶片。“这片还没死透呢。

”她弯腰捡起一片半黄半绿的叶子,小心翼翼地夹进素描本,“等完全干了,

脉络会看得特别清楚。”林深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忽然想起大学时乐队的主唱,

总爱在演出结束后捡舞台上的碎纸屑,说那是“被歌声震碎的星光”。他忍不住笑了,

苏晚抬头问他笑什么,他说:“想起以前认识的一个人,也总捡些奇怪的东西。

”“才不奇怪呢。”苏晚把素描本抱在怀里,“每片叶子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每个人的指纹。

”她顿了顿,忽然指着街角的路灯说,“你看,灯光照在叶子上,影子像不像镂空的剪纸?

”林深顺着她指的方向望去,昏黄的灯光穿过叶隙,在地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确实像谁用剪刀剪出的图案。他忽然觉得,自己过去三十年的人生里,

好像从来没认真看过一片落叶的影子。他们的关系像温水慢慢升温。

林深开始绕路送苏晚回家,在她画室楼下等她改完学生作业。那是栋没有电梯的老楼,

墙皮斑驳得像褪了色的油画,楼道里堆着各家的旧物——掉了轮的婴儿车,

装着空酒瓶的纸箱,还有挂在扶手上的腌菜坛子,散发着酸溜溜的气味。

林深拎着苏晚沉甸甸的颜料盒爬七层楼梯,每到三楼就得停下来喘口气,

苏晚会笑着从他手里抢过盒子:“都说了我自己能行。”“不行,”林深按住她的手,

指腹擦过她虎口处的油彩印,“你手上有伤。

”上周她给学生示范调色时被美工刀划了道口子,现在还贴着创可贴。

苏晚的画室比林深想象的要大,天窗正对着北回归线的方向,据说夏天能看见完整的银河。

墙上贴满了学生的画作,有歪歪扭扭的自画像,也有色彩浓烈的抽象画。

角落里堆着十几个画框,最上面的一幅画着顶楼的阳台,月光落在晾衣绳上,

像串银色的珠子。“这是去年画的。”苏晚顺着他的目光望去,伸手拂过画框上的灰尘,

“那天的月亮特别圆,我半夜爬起来画画,结果被冻感冒了。”她指着画里的多肉植物,

“你看这盆玉露,当时还没这么胖呢。”林深蹲下来看那些多肉,花盆都是用酸奶盒改的,

上面画着小小的笑脸。窗台上摆着个铁皮饼干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各种树叶,

梧桐叶、银杏叶、甚至还有片松针,每片都压得平平整整,边缘用透明胶带封着。

“这些都是你捡的?”他拿起片银杏叶,金黄的扇形叶片上,

用铅笔写着“2017.11.03”。“嗯,每天一片。”苏晚抱来个小凳子让他坐,

“等攒够一年,就做成标本册。”她忽然想起什么,转身从柜子里翻出本厚厚的画册,

翻开时发出纸张摩擦的沙沙声,“你看,这是去年的。”画册里夹着三百六十五片叶子,

每片都标着日期和简单的注解。“2017.12.25”那页是片槲寄生叶子,

旁边写着“学校门口的圣诞树掉的”;“2018.02.14”是片干枯的玫瑰花瓣,

注解是“学生送的情人节礼物,偷偷夹起来了”。林深翻到最后一页,

看见片被虫蛀了几个洞的梧桐叶,日期是三天前——正是他们第一次在便利店遇见的那天。

他的心跳忽然漏了一拍,抬头时正撞上苏晚的目光,她像被烫到似的转过头,

耳根红得像熟透的樱桃。平安夜那天飘着细雪,林深提着吉他站在老楼下,雪落在琴盒上,

很快积了薄薄一层。七楼的窗户亮着暖黄的灯,隐约能看见苏晚的影子在窗帘后晃动。

他犹豫了三分钟,还是踩着积雪上了楼,每级台阶都发出“咯吱”的轻响,像在替他擂鼓。

门是虚掩着的,推开门时闻到松节油和肉桂的香气。苏晚正站在画架前调色,

鼻尖沾了点红色的颜料,像只偷喝了红酒的兔子。“你怎么来了?

”她手忙脚乱地想去擦鼻尖,反而把颜料蹭得更大了。林深放下吉他,伸手替她擦掉颜料,

指尖碰到她皮肤时,两人都僵了一下。“给你送圣诞礼物。

”他尽量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自然些,目光落在画架上——那是幅还没完成的雪景,

画里的便利店亮着灯,门口站着两个模糊的人影。“我还没画完。”苏晚把画架转过去,

声音小得像蚊子哼,“本来想画完送给你。”林深笑了,

拉开琴盒拿出吉他:“那我先送你首歌。”他坐在地板上,手指拨动琴弦,

不成调的《圣诞结》在房间里散开。苏晚搬了个小凳子坐在他对面,

手指无意识地卷着地毯的毛边,暖黄的灯光落在她睫毛上,投下浅浅的阴影。唱到副歌时,

林深忽然忘了词,手忙脚乱地想道歉,却看见苏晚跟着轻轻哼唱。她的声音很轻,

像雪落在屋顶的声音,却比任何旋律都好听。唱完最后一个音符,

房间里静得能听见窗外落雪的声音,林深的心跳得像要撞开胸腔。苏晚忽然站起身,

从柜子里翻出个铁皮盒子,里面是压平的银杏叶、枫叶和松针。“这个给你。

”她递来片完整的梧桐叶,叶脉像幅细密的网,“去年冬天捡的,一直没舍得用。

”林深接过树叶,指尖触到她微凉的手指。他把树叶小心地夹进手机壳,

金属边缘硌得手心发痒,却舍不得移开分毫。那天晚上,他在苏晚的画室待到深夜,

两人没再说话,只是看着窗外的雪静静飘落,偶尔有车灯从楼下驶过,

在墙上投下流动的光影。跨年夜,林深带着苏晚去了江边。风很大,

吹得她的围巾缠在两人之间,像条打了死结的红绳。苏晚把半张脸埋进围巾里,

查看完整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