诡异的全家福
作者:今日美式
主角:月月全家福李月
类别:短篇
状态:已完结
更新:2025-09-23 23:12
免费试读 下载阅读器离线看全本

在今日美式的小说《诡异的全家福》中,月月全家福李月是一位富有魅力和智慧的人物。故事围绕着月月全家福李月展开,描绘了月月全家福李月在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世界中的成长之旅。通过与各种人物的相遇和经历,月月全家福李月逐渐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和使命,并用勇气和聪明才智克服了种种困难。指着照片的角落。一家人的目光都顺着我的手指看了过去。“什么啊?”弟弟李浩一脸莫名其妙。“这儿,”我加重了语气,“多了一个……将给读者带来无尽的启示与感悟。

章节预览

01今年的春节来得特别早,公司提前两天放了假,我便订了最早的一班高铁,

从繁华喧嚣的上海回到了我阔别一年的北方小城。拖着行李箱走出车站,

一股夹杂着煤烟和泥土味的干冷空气扑面而来,瞬间将我从精致的都市白领打回了原型。

我紧了紧大衣,看到了在出站口跺着脚取暖的父亲。“爸!”我喊了一声。父亲看到我,

黝黑的脸上立刻绽开了笑,接过我的箱子,嗔怪道:“怎么穿这么点?你妈早上还念叨,

说上海没暖气,你肯定冻坏了。”“车上热,没事。”我笑着挽住他的胳膊,

一股熟悉又温暖的感觉包裹了我。家还是老样子,一个九十年代建的家属院,红砖墙,

水泥地。一进门,母亲就从厨房里冲了出来,手上还沾着面粉,她在我身上拍了拍,

嘴里念叨着“瘦了瘦了”,眼眶却有点红。“奶奶呢?”我放下包,环顾四周。

“在屋里看电视呢,快去,你奶奶天天盼着你回来。”我推开奶奶的房门,

一股淡淡的药味和老人身上特有的气息传来。奶奶正戴着老花镜,

聚精会神地看着电视里的戏曲节目。“奶奶,我回来了。”奶奶闻声,缓缓转过头,

浑浊的眼睛在我脸上逡巡了半晌,才像终于认出了我,露出一个几乎没有牙齿的笑容。

“是小雪啊,可算回来了,快让奶奶看看。”她拉着我的手,

干枯的手指像老树皮一样摩挲着我的手背,力气却出奇地大。“奶奶,您身体怎么样?

”“好,好着呢,就是腿脚不利索了。”她拍拍我的手,“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晚饭是丰盛的,母亲做了我最爱吃的糖醋排骨和可乐鸡翅,父亲开了瓶好酒,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气氛温馨而热闹。饭桌上,父亲提议:“人这么齐,

明天咱们去相馆拍张全家福吧?好多年没正经拍过了。”母亲立刻附和:“这个主意好,

你奶奶年纪也大了,是该留个纪念。”我没什么意见,拍全家福是过年的传统项目,

虽然我觉得用手机拍拍就行,但老一辈人对相馆有种特殊的执念,认为那才叫“正式”。

奶奶听了,也眯着眼笑:“好啊,拍,明天我穿那件红色的新棉袄。

”我看着奶奶高兴的样子,心里也暖洋洋的。我以为,这会是一个和往年一样,

普通又温馨的春节。02第二天,我们一家五口——我、爸妈、奶奶,

还有我那个刚上大学的弟弟李浩,浩浩荡荡地去了城里最有名的“王师傅照相馆”。

照相馆不大,但布置得很复古,墙上挂满了各种尺寸的黑白和彩色照片,

记录着无数家庭的笑容。王师傅是个五十多岁的男人,和我爸是老熟人。“哟,老李,

全家都来啦?”王师傅热情地招呼着。“可不是,趁着孩子都回来了,拍张全家福。

”我爸递上一根烟。我们换上带来的衣服,奶奶穿上了她那件崭新的红色棉袄,精神矍铄。

母亲特意化了淡妆,父亲也难得地把头发梳得油光锃亮。我和弟弟则被要求站在后排。

王师傅指挥着我们站位,调整着灯光,一切都充满了怀旧的仪式感。“来,都看我这里,

笑一笑啊!”王-师傅举着相机,大声喊道。闪光灯“咔嚓”一声,刺得我眼睛发花。

“好了,再来一张,自然一点!”“咔嚓!”拍完照,父亲和王师傅约定了三天后来取照片。

回家的路上,一家人还在兴奋地讨论着,猜测着照片会拍成什么样。

“小雪你刚才笑得有点僵。”弟弟李浩在一旁拆台。“你管我,你站得跟个电线杆似的。

”我反唇相讥。奶奶坐在车里,一直没怎么说话,只是透过车窗看着外面飞速倒退的街景,

眼神有些悠远。我当时并没有在意,以为她只是累了。春节的时光总是过得飞快。

接下来的两天,我陪着母亲逛街置办年货,听着父亲和他的老战友打电话吹牛,

偶尔还要忍受弟弟在我面前炫耀他那点可怜的大学生活。一切都平淡而真实,

让我几乎忘记了上海那快节奏的、令人窒息的工作。第三天下午,

父亲兴高采烈地把照片取了回来。那是一张二十寸的大照片,用棕色的木质相框裱着,

看起来很气派。“快来看,拍得真不错!”父亲把照片放在客厅的茶几上,

像是在展示一件艺术品。我们全家都围了过去。照片的背景是经典的深红色幕布,

我们五个人错落有致地站着或坐着。奶奶坐在最中间的椅子上,穿着红棉袄,笑得一脸慈祥。

爸妈站在她身后,我和弟弟则分立在照片的两侧。王师傅的技术确实不错,

每个人的表情都抓拍得很自然,灯光也打得恰到好处,显得人格外精神。“拍得是挺好,

”母亲满意地点点头,“回头挂在客厅墙上。”弟弟指着照片上的自己,自恋地说:“看我,

多帅。”我懒得理他,目光在照片上缓缓移动。然而,就在我的视线扫到照片最右侧,

也就是我站的位置旁边时,我的心猛地一沉。照片的那个角落,光线有些昏暗,

就在幕布的褶皱里,似乎站着一个人。那是一个女人的轮廓,身形纤细,

穿着一件样式老旧的深色旗袍,头发在脑后挽成一个髻。她侧着身子,

脸被阴影和模糊的画质所笼罩,看不真切,但能感觉到,她的目光似乎正投向我们这个方向。

我的第一反应是,眼花了。我揉了揉眼睛,凑近了仔细看。没错,那里确实有一个人影。

一个我们拍照时,绝对、绝对不存在的人。03“这……这是什么?”我的声音有些发干,

指着照片的角落。一家人的目光都顺着我的手指看了过去。“什么啊?

”弟弟李浩一脸莫名其妙。“这儿,”我加重了语气,“多了一个人。

”父亲和母亲也凑了过来,他们戴上老花镜,对着那个角落仔细端详。“哪有啊?

”父亲看了一会儿,摇了摇头,“不就是块幕布的影子吗?小雪你是不是看错了?”“是啊,

光线暗,看着像个人影罢了。”母亲也附和道。“不可能!”我几乎是喊了出来,

一把抢过照片,举到眼前。那个女人的轮廓清晰地印在相纸上,绝不是什么光影效果。

她的姿态,她衣服的质感,虽然模糊,但都证明那是一个实体。“你们再仔细看看,

这明明就是一个人!穿着旗袍!”我的情绪有些激动。弟弟也好奇地把头伸过来,看了半天,

挠挠头说:“姐,你别吓我,这看着是有点像……但拍照的时候,那儿没人啊。

是不是王师傅的相机出问题了,重影了?”“对对对,肯定是重影了。

”父亲立刻找到了一个合理的解释,“老王那相机,估计也该换了。明天我去找他问问。

”这个解释似乎让大家都松了口气。是啊,相机故障,或者是什么底片曝光问题,

这听起来比“照片里多出一个人”要容易接受得多。可我心里的不安却丝毫没有减少。

那个人影太真实了,真实得让我汗毛倒竖。就在这时,一直沉默着的奶奶,突然开口了。

她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奇异的沙哑。“不是重影。”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她。

奶奶没有看我们,她的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照片上那个模糊的女人,浑浊的眼球里,

竟然流露出一丝……怀念,或者说是悲伤。“她是谁?”我听见自己的声音在颤抖。

奶奶抬起头,看了我一眼,那眼神复杂得让我无法读懂。她缓缓地,

一字一顿地说道:“是你姑姑。”04“姑姑?”我愣住了,脑子一片空白。

这个称呼对我来说,陌生得就像一个来自异国他乡的词汇。我有姑姑吗?我怎么从来不知道?

父亲的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他厉声打断了奶奶:“妈!你胡说什么呢!

”母亲也赶紧拉了拉奶奶的衣袖,语气带着恳求:“妈,别说了,孩子们都在呢。

”弟弟李浩更是一脸茫然:“奶奶,我什么时候有个姑姑了?我怎么不知道?”一时间,

客厅里的气氛变得无比诡异和紧张。父母的反应激烈得不正常,

仿佛奶奶说出了一个天大的禁忌。而奶奶,却像是没有看到他们的阻拦,

她的目光再次落回到照片上,声音悠悠地,仿佛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她叫李月,

是我的小女儿,你的亲姑姑。算起来,她要是活着,今年也该四十九了。”“妈!

”父亲的吼声几乎震动了整个屋子。他一把夺过我手里的照片,像是要把它藏起来。“爸,

你干什么?”我被他的举动吓了一跳。“没什么姑姑!你奶奶老了,糊涂了!

这照片就是出问题了,我明天就去找老王把它退了!”父亲的语气强硬,不容置疑。

“我没糊涂。”奶奶固执地摇着头,她伸出干枯的手,指着那个旗袍女人,

“那就是月月……她这是……想家了,想回来看看我们。”“想家了?”我重复着这句话,

只觉得一股寒气从脚底板直冲天灵盖。一张照片,一个从未听说过的姑姑,

一句“她想家了”,这其中蕴含的信息量让我不寒而栗。“行了,都别说了!

”父亲粗暴地结束了这场对话,他拿着那张全家福,快步走进了他的卧室,

“砰”的一声关上了门。客厅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母亲叹了口气,把奶奶扶回房间。

弟弟看看我,一脸“这是什么情况”的表情,也溜回了自己的屋子。

只剩下我一个人站在空荡荡的客厅里,脑子里乱成一团。李月。我的姑姑。

为什么我活了二十多年,从来没有人告诉过我她的存在?她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奶奶说,

照片里的那个“鬼影”是她?还有父母那激烈的反应,他们到底在隐瞒什么?那个晚上,

我失眠了。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脑海里全是那张诡异的全家福,

和那个穿着旗袍、面目不清的女人。我是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在上海接受着最现代的教育,

我相信科学,相信逻辑。照片里多出一个人,一定有它的科学解释。也许是双重曝光,

也许是照相馆的恶作剧,也许……是我自己产生了幻觉。可奶奶的话,父母的反应,

又像一把重锤,敲碎了我所有理性的辩解。尤其是奶奶那句“她想家了”,像一句咒语,

在我耳边反复回响。05第二天一早,家里的气氛就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压抑。父亲阴沉着脸,

一言不发地吃着早饭。母亲则不停地给我们夹菜,试图缓和气氛,但笑容显得很勉强。

那张诡异的全家福不见了,想必是被父亲藏了起来。我几次想开口问个究竟,

但看到父亲那张“生人勿近”的脸,又把话咽了回去。吃完饭,我找了个机会,

溜进了奶奶的房间。奶奶正坐在窗边晒太阳,阳光照在她满是皱纹的脸上,

让她看起来像一尊安静的雕像。“奶奶。”我轻声叫她。她缓缓睁开眼,看到是我,

朝我招了招手。我搬了个小凳子,坐在她脚边,犹豫了半天,才开口问道:“奶奶,

昨天……您说的那个姑姑,是真的吗?”奶奶沉默了片刻,点了点头。“那她……人呢?

”我小心翼翼地问。奶奶的眼神变得黯淡下来,她叹了口气,说:“没了。”“没了?

”“你出生前好几年,就没了。”奶奶的声音很轻,“那年,她才十九岁。”十九岁。

一个花一样的年纪。我的心揪了一下。“她是怎么……没的?”奶奶摇了摇头,

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了一丝水光。“意外,都说是意外。”她的语气里充满了悲伤和一丝不甘,

似乎对“意外”这个说法并不完全信服。“那为什么……家里从来没人提过她?

”这是我最大的疑问。“你爸不让提。”奶奶的声音更低了,“他说,人没了,总提她,

对活着的人不好。家里的照片,所有关于她的东西,都让你爸给收起来了。”我终于明白,

为什么“李月”这个名字,成了一个家族的禁忌。原来背后藏着这样一段伤心往事。“奶奶,

”我握住她冰冷的手,“那张照片……您真的觉得,是姑姑回来了吗?”奶奶看着我,

眼神很复杂。她反手拍了拍我的手背,说:“小雪,有些事,你不懂。

你姑姑她……走的时候,心里有怨气。”怨气。这个词让我浑身一哆嗦。“她……她怨什么?

”奶奶却不再说了,只是闭上眼睛,摆了摆手,示意我出去。我只好退出了房间,

心里却掀起了更大的波澜。一个十九岁就意外去世的姑姑,一个被整个家庭刻意遗忘的女儿,

一个据说“心里有怨气”的亡魂。这一切,都和那张诡异的照片联系在了一起。下午,

我趁着父母都出门走亲戚了,偷偷溜进了他们的卧室。我必须找到那张照片,

我要亲自验证一下,那到底是不是我的幻觉。我翻箱倒柜,

终于在衣柜最顶层的一个旧箱子里,找到了那个棕色的相框。我深吸一口气,

把照片拿了出来。阳光从窗户照进来,照片上的每个人都笑得那么灿烂。

我把目光迅速移到最右侧的角落。那个穿着旗袍的女人,依然站在那里。但和昨天相比,

似乎有了一点……变化。昨天,她只是一个站在角落里的模糊轮廓,和我的位置之间,

查看完整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