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起跑线
作者:云舒听风
主角:林薇陈阳
类别:短篇
状态:已完结
更新:2025-09-29 10:28
免费试读 下载阅读器离线看全本

林薇陈阳作为短篇言情小说《青春起跑线 》中的主人公圈粉无数,很多网友沉浸在作者“ 云舒听风 ”独家创作的精彩剧情中,详情为:教室里已经坐了十几个人,三三两两地交谈着。她找了个角落坐下,默默观察未来的竞争对手们。面试开始后,应聘者按签到顺序依次进……

章节预览

九月的阳光依旧炽烈,透过层层叠叠的梧桐树叶,在柏油路上洒下斑驳光影。

林薇拖着半人高的行李箱,站在“北江大学”四个鎏金大字前,深吸一口气。“这就是了。

”她轻声自语,嘴角不自觉地上扬。校园里人声鼎沸,

各色迎新横幅拉满道路两旁:“欢迎202**新同学”“青春启航,梦想飞扬”。

林薇顺着人流向前走,

一双明亮的眼睛好奇地打量着她的新世界——红砖砌成的教学楼爬满藤蔓,

现代化图书馆玻璃幕墙反射着阳光,三三两两的学生坐在草坪上谈笑风生。“同学,

需要帮忙吗?”一个清爽的男声从身后传来。林薇转身,看到一个穿着志愿者T恤的男生,

个子很高,皮肤是健康的小麦色,笑起来露出一口整齐的白牙。“我是新生,要去兰园公寓。

”林薇有些不好意思地指了指自己的大箱子,“好像有点迷路了。”“正好顺路,

我帮你拿吧。”男生自然地接过行李箱,“我叫陈阳,大二经管学院的。你是哪个专业的?

”“林薇,新闻与传播学院。”她跟上男生的步伐,

注意到他T恤上印着的“北江大学志愿者”字样。“新闻学院不错,

咱们学校的王牌专业之一。”陈阳边走边介绍沿途建筑,“那是第一教学楼,旁边是行政楼。

看,远处蓝色屋顶的就是体育馆,去年刚建好的,设施一流…”林薇认真听着,

时不时提出问题。陈阳耐心解答,偶尔幽默地插几句校园趣事,逗得她咯咯直笑。

到达兰园公寓楼下时,林薇已经对校园布局有了大致了解。“谢谢你啊,不然我真要绕好久。

”林薇感激地说。“不客气,欢迎来到北江大学!”陈阳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卡片,

“这是校园通,已经激活了,食堂、图书馆、门禁都能用。对了,明天上午开学典礼,

晚上有迎新晚会,别忘了参加。”林薇接过卡片,注意到陈阳额头上细密的汗珠,

突然有些过意不去:“那个,我请你喝饮料吧,

天气这么热…”陈阳笑着摆手:“志愿者应该做的。再说,我还得回去接别的迷路新生呢。

”他指了指来的方向,“祝你大学生活精彩!”望着陈阳远去的背影,

林薇心里涌起一股暖流。大学的第一天,她感受到了北江大学的温度。宿舍是四人间,

上床下桌,独立卫浴。林薇到的时候,另外三个室友已经先到了。“嗨!你是林薇吧?

”一个短发女孩从椅子上跳起来,“我叫李瑶,计算机系的。”她指着旁边两位室友,

“这是李思思,经管学院。那是李梦,外国语学院。”“咱们宿舍居然三个姓李的!

”林薇惊讶道,“就我一个外姓人。”“所以你是重点保护动物啊!

”李梦走过来帮她拿行李,“我们刚才还在打赌,最后一个室友会是什么样的人。

”四个女孩很快熟络起来。李瑶活泼开朗,是个话痨;李思思文静内敛,

说话轻声细语;李梦则看起来成熟稳重,颇有大姐风范。林薇喜欢她的新室友们,

她们虽然性格迥异,却意外地相处融洽。整理好床铺和书桌后,

四个女孩决定一起去食堂吃晚饭。北江大学有六个食堂,

她们选择了距离兰园最近的第三食堂。食堂里人山人海,各个窗口前都排着长队。

林薇和室友们选择了人气最旺的麻辣香锅,足足等了二十分钟才轮到她们。“值了!

”李瑶尝了一口后赞叹道,“比我们高中食堂强一百倍!”四个女孩边吃边聊,

从家乡风土人情聊到高考经历,再聊到对大学的期待。林薇得知李瑶想参加编程社团,

李思思打算专心学习争取奖学金,李梦则对学生会感兴趣。“薇薇,你呢?”李梦问,

“有什么计划吗?”林薇咽下口中的食物:“我想加入校报记者团。

高中时我就负责校报编辑,特别喜欢新闻报道。”“哇!以后你就是我们的御用记者了!

”李瑶拍拍她的肩,“有什么好事记得给我们开小灶啊!”说说笑笑间,

一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回到宿舍后,四个女孩继续夜谈,

直到宿管阿姨来提醒熄灯才意犹未尽地结束谈话。躺在陌生的床上,

林薇望着天花板上隐约的纹路,感觉这一天像梦一样不真实。她的大学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第二天上午是开学典礼。万人体育馆内,新生们穿着统一的迎新T恤,按学院分区就坐。

校领导的讲话鼓舞人心,教师代表和学长代表的发言幽默风趣,引来阵阵掌声。

最让林薇印象深刻的是学生代表李晓的发言。这位大四学长不仅成绩优异,

还创办了自己的科技公司,获得过国家级创业大赛金奖。他的演讲没有空洞的口号,

而是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如何把握大学时光,探索自我,勇敢尝试。“大学四年,

是你试错成本最低的四年。”李晓说,“不要害怕失败,不要畏惧改变。找到你热爱的事情,

然后全力以赴。即使最终没有成功,这个过程也会让你成长。”林薇被这些话深深触动。

她想起自己高中时总是小心翼翼,不敢偏离“好学生”的轨道。

或许大学真的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一个可以勇敢追寻所爱的舞台。开学典礼结束后,

各学院分别召开新生大会。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院长介绍了学院历史和师资力量,

强调了新闻工作的社会责任和职业道德。

“你们将来可能是记者、编辑、主持人、新媒体运营…无论走向哪个方向,

都要记住: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责任重于泰山。”院长的目光扫过全场,“希望四年后,

你们不仅能成为专业人才,更能成为有担当、有情怀的传媒人。

”林薇感到肩上有沉甸甸的重量,但更多的是激动和期待。她选择新闻专业,

正是因为相信文字的力量,渴望通过报道让世界变得更好一点,哪怕只是微小的改变。

下午是选课时间。北江大学实行的是自由选课制度,除了专业必修课外,

学生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各类选修课。林薇和室友们挤在宿舍里,对着电脑屏幕研究选课系统。

“天文学导论看起来有意思!”李瑶指着屏幕,“晚上上课,还能去天文台观星。

”“我想选咖啡文化与**。”李思思小声说,“实践课,据说学完了能拉花。

”林薇浏览着课程列表,最终选择了社会学概论和摄影基础两门选修课。她希望拓宽知识面,

同时掌握一些实用技能。选课大战结束后,四个女孩松了口气,相视而笑。

每人都选到了心仪的课程,大一的课表就这样确定下来。晚上的迎新晚会在露天广场举行。

舞台上灯光璀璨,各类社团轮番上阵表演:街舞社的舞蹈活力四射,音乐社的演唱动人心弦,

话剧社的小品引得全场哄笑…最让人惊艳的是尾声时的无人机表演。上百架无人机腾空而起,

在夜空中变换出各种图案:校徽、校训、欢迎新生的字样…最后定格成一只展翅的凤凰,

引来全场惊呼。“太美了!”林薇仰着头,眼睛一眨不眨,生怕错过任何一秒钟的表演。

晚会结束后,人群慢慢散去。林薇和室友们随着人流往回走,仍沉浸在晚会的热烈气氛中,

兴奋地讨论着刚才的节目。“我想加入街舞社!”李瑶宣布,“虽然我一点基础都没有。

”“你可以的!”林薇鼓励道,“迎新季不就是尝试新事物的最好时机吗?”回到宿舍,

四个女孩洗漱后却毫无睡意。李梦提议玩真心话大冒险,大家一致同意。几轮游戏下来,

彼此的了解又加深了不少。林薇得知李思思来自单亲家庭,

靠母亲打工供她上大学;李梦的男朋友和她异地恋,

考去了南方的大学;李瑶则坦白自己高中时曾因体重被同学嘲笑,

减肥成功后整个人都自信起来。轮到林薇时,她选择了真心话。“有没有喜欢的人?

”李瑶坏笑着问。林薇犹豫了一下,眼前莫名闪过陈阳的身影:“算…有吧。”“哇!

谁啊谁啊?”三个室友顿时来了精神。

“就是昨天帮我搬行李的那个志愿者学长…”林薇红着脸解释,“就一面之缘,

连联系方式都没有。”“迎新志愿者?”李思思眨眨眼,“我今天去团委帮忙整理资料时,

好像看到志愿者名单和联系方式。明天我去找找看?”林薇连忙摆手:“不用不用!

说不定再也见不到了呢。”话虽如此,她心里却隐隐有一丝期待。大学生活正式开始了。

第一周主要是熟悉环境和课程导论,节奏相对轻松。

林薇和室友们逐渐适应了大学的学习节奏和生活方式。她们摸清了哪个食堂的什么菜最好吃,

找到了图书馆最安静的角落,甚至发现了校园里几个适合晒太阳发呆的好地方。周五下午,

林薇独自来到校报记者团的招新处。招新点设在一棵大树下,

只有一张简单的桌子和几个展板,展示着校报的往期作品。

桌子后面坐着一个戴黑框眼镜的男生,正低头看书。“你好,我想报名参加校报记者团。

”林薇有些紧张地说。男生抬起头,推了推眼镜:“欢迎。填一下这张表吧,

周六晚上七点有招新面试,在文华楼307。”林薇填表时,男生继续看他的书。

她瞥了一眼封面——《新闻报道与写作》。填好后,男生接过表格,快速浏览了一下。

“林薇…新闻学院…高中在校报工作过…”他点点头,“不错。对了,我是记者团团长张浩,

大四的。”“学长好。”林薇礼貌地打招呼,“面试需要准备什么吗?

”“带一份你以前的作品,如果没有,就现场写个小短讯。”张浩说,“别紧张,

我们更看重的是潜力和热情,不是经验。”离开招新处,林薇松了口气。

张浩学长看起来严肃,但实际上挺亲切的。周六晚上,林薇提前半小时到达面试地点。

教室里已经坐了十几个人,三三两两地交谈着。她找了个角落坐下,

默默观察未来的竞争对手们。面试开始后,应聘者按签到顺序依次进入隔壁教室。

等待的时间格外漫长,林薇不禁有些紧张。她深呼吸,告诉自己放轻松。“下一位,林薇。

”林薇站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走进面试教室。面试官除了张浩,还有一男一女。

张浩介绍那是副团长赵雨和编辑部部长刘威。“林薇同学,请简单自我介绍一下。

”赵雨微笑着说。林薇稳住心神,流畅地介绍了自己的基本情况和高中在校报的经历。

何看待新闻真实性、最近关注什么热点事件…最后一道题是现场任务:“假设你是校报记者,

刚刚参加了今天的迎新晚会,请写一则短讯,限时十分钟。”林薇思考片刻,迅速动笔。

她决定不从常规的晚会流程入手,而是聚焦于无人机表演和学生的反应,

以“北江大学夜空惊现凤凰,迎新晚会惊艳收官”为题,写了一则生动活泼的短讯。

交上答卷后,三位面试官交换了一下眼神。张浩点点头:“不错的角度。

下周三之前我们会短信通知结果。”走出教室,林薇长舒一口气。无论结果如何,

她已经尽力了。回宿舍的路上,林薇意外撞见了陈阳。他正从图书馆走出来,抱着一摞书。

“嗨!行李小妹!”陈阳认出了她,“大学生活还适应吗?”林薇惊喜地点头:“挺好的!

学长这是…在复习?”“嗯,有个竞赛要准备。”陈阳调整了一下抱书的姿势,

“你这是去哪了?”“校报记者团面试。”林薇说,“刚结束。”“厉害啊!校报挺难进的。

”陈阳赞赏地说,“对了,周六下午体育馆有羽毛球新生杯比赛,我是组织者之一,

来看比赛吗?很精彩的。”林薇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一定去!”回到宿舍,

林薇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室友们。李瑶立刻起哄:“哟,这不是你的‘一面之缘’学长吗?

缘分来了挡都挡不住啊!”李梦比较实际:“羽毛球比赛?我们可以组队去给你加油,

顺便考察一下这位学长。”李思思小声补充:“我听说陈阳学长挺有名的,

不仅是经管学院的学霸,还是羽毛球社的社长,拿过市级比赛奖牌呢。

”林薇脸上发烫:“你们别想太多!就是去看个比赛…”周六下午,

宿舍四人组准时出现在体育馆。羽毛球新生杯已经开始,

馆内回荡着击球的清脆声响和选手们的呐喊。她们很快找到了陈阳,

他正在一个场地边做裁判。陈阳看到林薇,笑着挥手示意。等他休息时,

走过来打招呼:“真来了啊!欢迎欢迎!这几位是…”林薇介绍了自己的室友们。

陈阳热情地带她们参观,简单介绍了赛制和参赛选手的情况。

“那个穿红色球衣的男生很厉害,”陈阳指着一个场地,“是今年体育特招生,

已经有专业水平了。那边穿蓝色球衣的女生也不错,虽然动作不太标准,但很有拼劲。

”比赛间隙,陈阳还得去忙组织工作。林薇和室友们找了位置坐下观看比赛。不得不说,

羽毛球是一项充满活力的运动,选手们在场上跳跃扣杀,观众们不时发出惊叹和掌声。

“挺帅的啊。”李梦评价道,不知是说打球的人还是组织比赛的人。

李瑶碰碰林薇的肩膀:“说真的,陈阳学长看起来不错,阳光运动型,还是学霸。

你要不要考虑一下?”林薇哭笑不得:“我们才见过两次面!

”“所有爱情都是从见面开始的嘛!”李瑶理直气壮。比赛结束后,

陈阳再次找到林薇一行人:“怎么样?还精彩吗?”“非常精彩!”李瑶抢着回答,

“尤其是那个穿红色球衣的选手,太厉害了!”陈阳笑道:“他叫张锐,确实是专业水准。

对了,下周五羽毛球社有迎新活动,零基础教学,有兴趣可以来试试。

”四个女孩交换了一下眼神。

李思思先开口:“我运动神经不太好…”“就是神经不好才要运动啊!”李瑶搂住她的肩,

“我们去看看吧,反正没事干。”林薇点头:“我觉得可以试试。”就这样,

周五晚上她们又多了一项活动。周一开始,正式课程全面展开。

林薇发现大学课堂与高中截然不同:教授讲课节奏快,内容深入,

需要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才能跟上;没有固定教室,

每节课都要带着书本奔波在不同的教学楼之间;没有人督促学习,全凭自觉。周三早晨,

林薇收到了校报记者团的录取短信。她高兴得差点在课堂上叫出声,

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分享给室友们。三人为她高兴,约定晚上聚餐庆祝。

第一次校报记者团例会定在周四晚上。林薇提前十分钟到达会议室,发现已经坐了不少人。

张浩看到她,招手让她过去。“这是新成员林薇,新闻学院大一。”张浩向其他人介绍,

然后转向林薇,“这些都是老成员:赵雨和刘威你面试时见过了,这是摄影部部长杨光,

新媒体运营孙倩,专题策划部部长王哲。”林薇一一打招呼,努力记住每个人的名字和面孔。

会议开始后,张浩介绍了校报的基本情况和工作流程,然后分配了新成员的任务。

林薇被分到了新闻部,负责校园热点事件的采写。“最近有个任务,”张浩说,

“学校要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需要做一期专题报道。新成员也可以参与,谁有兴趣?

”林薇毫不犹豫地举手。这样的实战机会太难得了。散会后,

赵雨找到林薇:“创新创业大赛的报道就由你来主要负责吧,算是第一个大任务。

有问题随时问我。”林薇既紧张又兴奋:“谢谢学姐!我会努力的!”回到宿舍,

林薇立刻开始搜集往年的创新创业大赛资料,研究报道角度。

她发现去年的冠军项目是一个环保材料创业计划,前年则是一款校园社交APP。据了解,

今年的比赛规模更大,奖金也更丰厚。第二天,林薇去采访大赛组委会的老师。

刚开始有些紧张,问题问得磕磕巴巴,但随着谈话深入,她逐渐进入状态,

挖掘出不少有意思的信息:今年有近百个项目报名,创新领域广泛,

查看完整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