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当丫鬟,你替小姐选秀入东宫

开灯 护眼     字体:

“豆腐——馍!热乎的——刚出锅~!”

清晨的豆腐挑子已经开始在各个村落拖着长长的尾音叫卖。

五月的天,正是农忙的时候。

榆树村的村民早起开始做早饭准备下地劳作。

村里的闲散老汉们三五扎堆,闲话家常。

“豆腐,卖豆腐的!”

有妇人叫住豆腐挑着,“哎,豆腐,来一块豆腐,再来两个馍。”

“好嘞~”

豆腐挑子笑着向妇人走来。

此时,林家的大门正开着,林家老奶奶扶着拐杖站在门前看自己的儿子林墨和大孙子林砚文读书,二孙子林砚武一手托着一块石头,头上还顶着一块石头扎马步。

那等着买豆腐的妇人和闲聊的几名闲汉子见此情景,都摇头调笑。

“这一家人,也不知道图个啥?”

“看见了吗?天天读,年年考,地里的活都丢给怀着孕的儿媳妇和砚秋丫头干。”

“砚秋丫头才六岁,上个月在地里摔了,差点没醒过来,听说是中暑了,再醒过来的时候,整个人都没以前活泼了!”

“林家大孙子今年十二岁了吧?该考童生了吧?”

“对啊,他考童生,他爹这个童生也当了十年了,年年考,年年落榜。”

“百无一用是书生啊,还不如好好干点活实在。”

“谁说不是呢,这老林氏为了儿子和孙子的科举之路,可是苦了砚秋娘和林砚秋小丫头哦!”

“看那个小孙子,说是练好了基本功,以后要考武状元呢!”

在榆树村,林家一直都是大家饭后茶余后的聊天对象。

因为他家老林氏的执着,让儿子连考了十年,却依旧只是童生,现在大孙子又踏上了这条路,导致家里入不敷出,穷困潦倒。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配地……”

林砚秋的父亲林墨,怀里抱着《中庸》,低头偷偷瞄一眼书籍。

林奶奶手里的的一节竹条快准狠的一下敲在了他的**上。

“哎呦!”

林墨一手捧着书,一手捂着**跳脚,“娘,我昨夜背会了的,莫打,莫打。”

林砚秋此时手里捧着刚在鸡笼里捡的两个鸡蛋往厨房去。

路过挨打的父亲身边,稍稍抬眼一看,便转身快走了两步。

看着就是不想再被她爹连累了的样子。

林墨叹息:这小棉袄有点漏风啊!

“奶,外面还有人看着呢,我先去关门。”

林砚秋快步到林奶奶面前,将鸡蛋塞进林奶奶手里,林奶奶怕摔了这两个金贵的鸡蛋,只能停住了准备再抬手的动作。

林砚秋径直走去门边,瞪了一眼门口那些张望着还想瞧自家热闹的人。

门外的人看热闹被抓现行,也不在意,反而嘻嘻哈哈的打趣林砚秋。

“砚秋啊,你奶又打你爹了,让你爹别读书了呗。”

“就是啊,让他跟着你娘去下地吧,整这些没用的东西干啥?又不能当饭吃。”

妇人一手托着豆腐,一手捏着馍,对着林砚秋显摆:“看看,这才是最实在的,读书能读来这些吗?”

林砚秋并不理会他们,只伸开双臂,将一左一右的两扇大门一合,将那些人关在门外。

转过身去,看着穷的只剩四面墙的家,怀孕已经六个月还在厨房忙碌的娘,以及只能捧起书本死读硬背的爹和大哥,想习武却只会扎马步的二哥。

还有——年仅六岁的她!!

“哎~”

林砚秋小大人一般的叹气:自己来到这里已经一个多月了呀。

没错,她穿越了。

因为奶奶的“望子成龙”,家里的活都落在了原主她娘萧红梅的身上。

可萧红梅也已经有了身孕,小小的林砚秋就懂事的帮娘去地里干活,天太热,中暑昏倒了,再之后,林砚秋醒了,虽说还是林砚秋,可芯子已经不是曾经的那个林砚秋了。

上辈子,她是孤儿院长大的孤女,因为受过太多生活的苦,所以,她拼尽全力考了**某江演艺大学。

她大学就读期间,兼修了多种学科,可谓是全能型才女。

别人在大学都忙着做人类配对实验志愿者,她是每天忙着各科读书籍和实验。

没成想,她好不容易熬过艰难的学业期,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意外噶了。

再睁眼,林砚秋就穿越到了大周朝,一个在历史中不存在的王朝。

好在这里依旧读的是四书五经,衣食住行也同**历史书中记载的古代无二。

穿越后,她融合了六岁与她同名女孩的记忆,因为知道自己身处什么环境,这才没有被旁人发现可疑之处。

她想着,万一自己突然性情大变,或者急于摆脱目前贫穷的困境,搞出个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东西,招惹了太多眼球的关注,让别人知道了自己是魂穿者,那还不把她绑起来当天灯给点了!

只是她也不愿整日在啃着窝窝头的时候,还学原主那种过于活泼的性子,于是,她对家中之人就显得冷漠了许多。

家中所有的人都只以为是她那日中暑受了罪,所以性格才由此变化,便不许她再下地做活,只让她在家中做些喂鸡洗碗等琐碎活计。

哎,她都想问问小说的那些穿越者们,自己这是得罪了哪路神仙,怎么让她穿越到了如此贫穷的家中?

迈着依旧虚浮的脚步,她重新接过老太太手里的鸡蛋,再同时看一眼带着感激眼神的林父。

“奶,我去厨房帮娘做早饭。”

林砚秋捧着鸡蛋去了厨房。

萧红梅接过鸡蛋,将鸡蛋存在灶台边上的坛子里,这些鸡蛋可是要等到大集的时候拿去卖了贴补家用的,可舍不得让家里人随便造了。

“砚秋,把火烧旺些,马上就可以吃饭了。”

高粱面做的窝窝头,配上自家种的小白菜,一碗可以看见碗底的清粥,便是这一天的早饭。

院子里的爹在老太太的竹条下终于背出了下半段,这才去净了手准备吃饭。

大哥林砚文今日的书倒是背的挺顺畅,早早便合了书本,这会儿已经将院子打扫干净了,去净手时,路过满头大汗的二哥林砚武身边,帮他取下了头上的石头说道:“好了,去吃饭了。”

林砚武丢了手上的石头,轻轻“哦”了一声,抬手做回收动作,然后深深的呼出一口气,这才跟着大哥一起去净手。

林砚秋则是看着桌子上那根已经熬过N多遍的大骨头发呆。

喏,那一人一碗的清粥就是用它添过“油水”的。

话说,胡屠夫的那手艺剔出来的大棒骨,狗看了流泪不说,苍蝇站上去都打滑,可这个家却是将它宝贝似的熬了一遍又一遍。

穷啊!

实在是太穷了!

想着自己的满身学识,却被困在如今这具六岁小女孩体内,她微微皱眉。

不能这样混日子了,总要想办法改变目前的困境。

自己这一身的学识就是自己在这个世界的底气!

而她,一定可以在这个世界混出个人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