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五我拒绝给首长老公生娃

开灯 护眼     字体:

1986年1月,我正式从宏达公司辞职,开始筹备自己的公司。李经理虽然很舍不得,

但还是祝福了我:"晓雪,我相信你一定能成功的。如果遇到什么困难,随时可以来找我。

""谢谢李经理,没有您的帮助,就没有我的今天。"我真心感谢她。

张慧敏也决定跟我一起创业:"晓雪,我们是好朋友,当然要一起努力!

"注册公司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需要跑很多**部门,办理各种手续。首先是工商局,

要办理营业执照。然后是税务局,要办理税务登记。还有外汇管理局,

要办理外汇业务许可证。每个部门都有不同的要求,需要提供各种材料。

我和张慧敏跑断了腿,才把所有手续办齐。陈志华也从香港过来帮忙,他的经验很丰富,

给了我们很多指导。"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什么?"他问我们。"诚信?"我猜测道。

"诚信很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陈志华摇摇头:"最重要的是时机。同样的产品,

同样的质量,不同的时机进入市场,结果可能完全不同。

""那现在是传真机进入内地市场的好时机吗?"张慧敏问。"绝对是!

"陈志华肯定地说:"现在内地的经济发展很快,企业对办公设备的需求急剧增长。

但市场上的产品选择还很少,竞争不激烈。这就是最佳的进入时机。

"公司的名字定为"华星电子贸易有限公司",注册资本十万元,我占51%的股份,

陈志华占49%。虽然我的股份更大,但实际上陈志华的投资和资源贡献更多。

他之所以让我控股,是为了方便在内地的经营。办公地点选在市中心的一栋写字楼里,

租了两间办公室,总共一百平米。装修很简单,但很实用。前台接待区,总经理办公室,

业务部,财务部,一应俱全。我们还招聘了几个员工:一个前台接待,两个业务员,

一个财务。所有准备工作完成后,第一批传真机也从香港运到了。总共十台,

每台的进货价是两万元,我们的销售价定为三万五千元。虽然比日本原装进口的便宜,

但利润率还是很高的。"现在的关键是如何打开销路。

"我召集大家开会:"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我觉得应该先从大企业开始。

"一个业务员说:"大企业有实力,也有需求。""我同意。

"另一个业务员附和道:"而且大企业的示范效应很强,如果他们用了,其他企业也会跟风。

"我也是这么想的。"那我们就制定一个大客户开发计划。

"我说:"先列出市里最有实力的一百家企业,然后逐个拜访。"接下来的一个星期,

我们准备了详细的产品介绍资料,还录制了演示录像。然后开始了艰难的推销之路。

第一家拜访的是市里最大的国营企业——钢铁厂。厂长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干部,

对新技术比较保守。"传真机?这个东西有什么用?"他看着我们的产品介绍,一脸疑惑。

"可以通过电话线传送文件和图片。"我耐心解释:"比如说,

您要给北京的客户发送技术资料,以前需要邮寄,要几天时间。现在用传真机,

几分钟就能传过去。""几分钟?"厂长有些不相信:"真的假的?""我们可以现场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