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设计大奖的颁奖典礼在米兰举行,张薇站在红毯尽头,手里紧紧攥着个小巧的辣椒水喷雾。
这是她特意带的——不是怕遇到危险,是想在领奖台上,给全世界看看“打工人的防身武器”。
她的获奖作品叫《安全距离》,是套反职场骚扰的交互设计:在“薪安”APP里,用户可以设置“虚拟安全区”,一旦有同事或上司的言行触发骚扰关键词(比如“陪我喝酒”“穿这么少给谁看”),系统会自动记录证据,同时推送求助热线和防身指南。最特别的是,设计里加入了辣椒水喷雾的3D模型,点击就能看使用教程。
“张**,您的设计很有力量。”颁奖嘉宾是位意大利设计师,握着她的手说,“在我们国家,职场骚扰也很严重,但很少有人像您这样,把‘反抗’做成艺术品。”
张薇笑了笑:“它不是艺术品,是工具。对很多人来说,这可能是她们唯一能保护自己的工具。”
轮到她上台领奖时,聚光灯打在她身上,像两年前那个被老板踩碎设计稿的下午,但这次,她的腰杆挺得笔直。
“谢谢评委,谢谢‘薪安’的用户。”张薇的声音清晰而坚定,“今天我站在这里,不是为了谈设计美学,是想讲个故事——关于一个女孩和她的设计稿。”
她从包里掏出两张照片,一张是被踩碎的设计稿,一张是《安全距离》的终稿,投影在大屏幕上。
“两年前,我的设计稿被老板踩在地上,他说‘不愿意陪酒就滚蛋’。那时候我以为,职场就是这样,女人只能忍。但现在我知道,不是的。”张薇举起手里的辣椒水喷雾,对着镜头,“这不是暴力,是勇气。当语言和道理都没用的时候,我们需要保护自己的勇气。”
台下响起热烈的掌声,有女性代表站起来,举起了自己的拳头。
“我的设计里有个‘互助按钮’,点击就能联系附近的女性用户。”张薇切换到演示界面,“在印度,有个女孩通过这个按钮,联系到了20个工友,成功阻止了老板的骚扰;在日本,有位单身妈妈用系统记录的证据,告赢了骚扰她的上司。”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台下:“有人说,女性在职场就该‘温柔’,但我想说,温柔不代表软弱。我们可以设计漂亮的界面,也可以握紧保护自己的武器;我们可以认真工作,也可以对骚扰说‘不’。”
最后,她举起奖杯:“这个奖不属于我,属于所有敢于反抗的女性,属于所有相信‘女孩可以保护女孩’的人。”
颁奖礼结束后,很多媒体围上来。有记者问:“您觉得反职场骚扰,最需要的是什么?”
“是‘不沉默’。”张薇说,“当第一个人站出来,就会有第二个人、第三个人……就像‘薪安’的互助社区,现在已经有50万女性用户在上面分享经历,互相帮助。沉默只会让坏人更嚣张,发声才是最有力的反抗。”
回国后,张薇的设计引发了轩然**。有企业说要引入《安全距离》系统,有学校邀请她去讲反骚扰课,甚至有厂商联系她,想合作开发“女性友好”的防身工具。
“我们开个‘女性职场支持中心’吧。”张薇在会上提议,“不只是反骚扰,还要帮女性争取产假、同工同酬,甚至帮全职妈妈重返职场。”
林默立刻同意:“需要什么资源,尽管开口。”
苏晴补充道:“我已经联系了妇联,她们愿意合作。张梅可以负责法律支持,李想开发线上课程系统,王铁柱……”
“俺能帮着发传单!”王铁柱立刻举手,“俺认识很多农民工的老婆,她们也常被欺负,俺教她们用‘安全距离’!”
张薇看着大家,突然觉得心里暖暖的。她想起刚入职时,那个在仓库里抱着文件夹哭的自己,怎么也想不到,两年后能有这么多人支持她做想做的事。
系统弹出提示:【《安全距离》获国际大奖,“薪安”女性用户突破8000万,共益值+80000(当前265800点)。解锁“全球女性互助网络”权限:可与120个国家的女性组织合作,推广反骚扰工具。】
“全球网络?”张薇眼睛一亮,“那我们可以把‘安全距离’翻译成多语言版本,帮其他国家的女性!”
李想立刻响应:“我来做翻译系统,支持实时翻译!”
张梅说:“我联系国际律师,确保在不同国家都合规。”
王铁柱挠挠头:“俺虽然不会外语,但俺可以让老张他们在海外工地推广,那里的女工肯定也需要!”
那天晚上,张薇在“女性职场支持中心”的白板上,画了个大大的女孩剪影,周围写满了目标:“反骚扰”“同工同酬”“弹性工作”“职场妈妈支持”……
林默看着那些字,突然说:“其实你才是真正的设计师——设计的不只是界面,是更公平的规则,是更安全的环境。”
张薇笑了,眼里闪着光:“因为我知道,被欺负的滋味有多难受。我不想再让任何一个女孩,经历我经历过的事。”
她拿出手机,翻出一张照片——是她前老板刘峰在“企业道歉墙”上的视频截图。听说张薇拿了国际大奖后,他又发了条视频,说要把公司的所有规章制度都换成“女性友好”版,还邀请张薇去当顾问。
“我没答应。”张薇说,“道歉不是终点,改变才是。等他真的做到了,再说吧。”
窗外的星星很亮,张薇看着“女性职场支持中心”的牌子,突然觉得,这世界或许不会一夜变好,但只要有人像她一样,把“反抗”做成设计,把“保护”写成代码,把“互助”变成行动,总有一天,每个女孩都能在阳光下,安心地工作,骄傲地活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