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七零小神医,靠咸鱼药方致富

开灯 护眼     字体:

开了春。我的“事业”更上了一层楼。手里攒下的钱,足够租个像样的小门面了。

我在县城不算繁华、但人流还算可以的一条小街,租下了一间小小的门脸。门脸不大。

但位置不错。门口挂着我自己写的招牌——“冷香药膳坊”。字写得不算好看,但很工整。

除了继续卖各种配好的药茶包、药浴包。我还添置了几个小炭炉,几个砂锅。

开始卖现煮的药膳汤。当归生姜羊肉汤,驱寒暖身。山药茯苓薏米粥,健脾祛湿。

天麻炖鱼头,缓解头痛。都是简单易做、效果明显的方子。价格亲民。一碗汤,

一毛五到两毛。配一个粗粮饼子,能吃饱。开业第一天。孙大夫带着几个老病号来捧场。

“小温的手艺,放心吃!药膳同源,对身体好!”热气腾腾的汤锅支在门口。

香气飘出去老远。吸引了不少路人。“这汤闻着真香!啥汤啊?”“当归羊肉汤,

驱寒保暖的!大姐,来一碗尝尝?”“多少钱?”“一毛八一碗,送个饼子。”“来一碗!

”“好嘞!”小店里很快坐满了人。我忙得团团转。但心里高兴。晚上打烊。

数着钱盒子里的毛票和钢镚。净赚了三块多!开门红!药膳坊的生意,慢慢走上了正轨。

有了固定的熟客。口碑也传开了。“小温老板,你这汤真管用!我喝了几天,

晚上睡觉踏实多了!”“温妹子,给我留两碗天麻鱼头汤!我老娘喝了头不晕了!

”日子忙碌而充实。兜里的钱,越来越厚。我盘算着,等再攒多点,

就把旁边的铺面也租下来,扩大经营。这天下午。店里没什么人。我正在收拾桌子。

门帘一掀。温小满走了进来。她穿着件半新的碎花袄子,脸比以前圆润了些。但眼神闪烁。

“姐…”她怯生生地喊了一声。我动作一顿。“你怎么来了?

”“我…我来看看你…”温小满打量着干净亮堂的小店,眼里是掩饰不住的惊讶和…嫉妒。

“坐吧。”我指了指凳子。她局促地坐下。“家里…都好吧?”我问。

“好…好啥呀…”温小满眼圈一红,

住你…骂我…哥转正的事黄了…刘家那边…彩礼也退了…奶气得病了一场…”我安静地听着。

心里没什么波澜。“姐…我知道…以前是家里对不住你…”温小满抽抽噎噎,

“可…可我们毕竟是一家人啊…奶说了…只要你回去…以前的事…既往不咎…”我笑了。

“既往不咎?”“嗯!”温小满像是看到了希望,“姐,你跟我回去吧!

你这小店…能赚几个钱啊?回家多好…”“回去?”我看着她,“回去等着被卖给刘大壮?

”温小满脸色一僵。“奶…奶那是气话…”她支支吾吾。“温小满,”我打断她,

“你回去告诉王桂花。”“我温冷香,出来了,就不会再回去。”“那个家,跟我没关系了。

”“以后,也别来找我。”我的语气很平静。但不容置疑。温小满看着我。眼神从祈求,

慢慢变成了怨毒。“姐…你真这么狠心?”“是你们先狠心的。”我站起身,“走吧。

我要打烊了。”温小满咬着嘴唇。死死地瞪了我一眼。“行!你有本事!你攀上高枝了!

看不起我们了!温冷香!你等着!”她丢下狠话,气冲冲地跑了。我看着她消失的背影。

心里毫无波澜。甚至有点轻松。终于。彻底撕破脸了。也好。温小满回去后。

温家果然没再来人。大概是知道,来了也没用。只是村里渐渐有些风言风语。

说我“攀了高枝”“不认爹娘”“心肠硬”。我不在乎。过好自己的日子。比什么都强。

七七年。一个消息像春雷一样炸响!恢复高考了!知识青年,凭成绩上大学!

整个县城都沸腾了!书店里挤满了抢购复习资料的人。我站在人群外。心潮澎湃。前世,

我是博士。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刻在骨子里。如今,机会来了!我毫不犹豫。

关了几天店门。跑去书店。抢到了一套残缺不全的数理化自学丛书。还有一些旧报纸。

开始了白天开店,晚上挑灯苦读的日子。那些刻在骨子里的知识,慢慢被唤醒。

但毕竟隔了太久。学起来并不轻松。常常看书到深夜。眼睛熬得通红。这天晚上。

我正在灯下啃一道解析几何题。外面传来敲门声。“谁?”“我。”是周时凛的声音。

我打开门。他站在门外。手里拎着一大包东西。“听说你要考大学?”他走进来,

把东西放在桌上。是厚厚一摞书!崭新的《数理化自学丛书》!

还有几本语文、政治复习资料!“这…你哪弄来的?”我又惊又喜。书店里早就抢空了!

“托人从省城带的。”他轻描淡写,“看看,是不是你缺的?”我翻看着。全是急需的资料!

“太谢谢你了!”我由衷地说。“客气什么。”他扫了一眼我桌上摊开的草稿纸,

上面写满了演算,“有把握吗?”“尽力而为。”我深吸一口气。他点点头。没再打扰我。

放下书就走了。像个及时雨。有了这些资料。复习进度快了很多。日子在忙碌中飞逝。白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