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生夏夜晚风来

开灯 护眼     字体:

十月底,美术学院办新生画展,地点在校园美术馆。苏晚本来不想去,却被室友林乐乐硬拉着出门——林乐乐是美术生,对画展格外感兴趣,还说要带苏晚去“陶冶情操”。

美术馆里人很多,大多是美术学院的学生,还有不少其他院系的人来参观。林乐乐对着一幅素描尖叫:“天呐!这素描也太绝了吧!线条也太流畅了!”苏晚顺着她的目光看去,是一幅画着老校园门的素描,细节刻画得格外细腻。

可苏晚的目光,却被展厅角落里的一幅油画吸引了。那是一幅名为《夏夜晚风》的画,深蓝色的背景里,缀满了细碎的星光,像把整个夜空都铺在了画布上。画布下方,有个小小的身影坐在屋顶,手里拿着画笔,侧脸对着观众,头发被风吹得飘起来,远处是江城大学的钟楼,指针指向十点,钟楼上的灯光亮着,暖黄色的光和深蓝色的夜空形成鲜明对比。

“这幅画不错吧?”熟悉的声音在身后响起,带着淡淡的颜料味。

苏晚回头,看到沈知砚。他今天没穿白衬衫,穿了件米色毛衣,领口有点松,露出一小节锁骨,手里拿着两杯奶茶,递过来一杯:“原味的,没放糖,我记得你上次说怕胖,不敢喝太甜的。”

苏晚接过奶茶,指尖碰到杯子,有点凉。她的心跳快了半拍——她没想到,沈知砚会记得她随口说的一句话。上次在图书馆门口,她跟林乐乐抱怨“奶茶太甜容易胖”,当时沈知砚刚好路过,没想到他居然记在了心里。

“这是你画的?”苏晚指着油画,声音有点轻。

沈知砚点头,挠了挠头,耳朵有点红:“瞎画的,就是上个月的一个晚上,我在宿舍楼顶写生,看到有人在那儿发呆,就想把那个画面画下来。”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苏晚的脸上,语气认真了些,“后来才发现,那天的星星特别亮,跟你眼睛很像。”

苏晚的脸瞬间红透,连忙低下头,假装喝奶茶,不敢看他的眼睛。奶茶的原味带着淡淡的茶香,甜意不重,刚好合她的口味。“你怎么知道我会来?”她转移话题,声音有点含糊。

“校刊部不是要报道画展吗?我猜你会来取材。”沈知砚笑了,梨涡又露了出来,他指了指油画里的小身影,“其实,那天我看到的人是你。你抱着笔记本坐在楼顶,好像在写东西,风把你头发吹起来的时候,我就觉得……那个画面特别美,想把它画下来。”

苏晚愣住了。她想起上个月有次写稿卡壳,校刊的“校园人物”专栏采访对象临时有事,稿子交不上来,她急得跑到宿舍楼顶散心。那天晚上的风很大,星星很亮,她抱着笔记本坐在楼顶的台阶上,写了又删,删了又写,直到快十一点才回去。没想到,居然被沈知砚看到了,还画进了画里。

“喜欢吗?”沈知砚的声音低了些,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如果喜欢,这幅画送给你。我没参展,就是专门画来给你看的。”

“不用不用!”苏晚连忙摆手,脸更红了,“这是你的作品,应该留在你身边,或者参展让更多人看到,我不能要。”

沈知砚没坚持,只是笑了笑,眼里的期待没了,却还是带着暖意:“那好吧,不过我记住了,以后我再画一幅更好的给你,就画我们第一次见面的梧桐道,好不好?”

苏晚点点头,没说话,只是低头喝着奶茶。展厅里的人很多,嘈杂的声音却好像被隔绝在外,她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还有沈知砚的呼吸声。

那天的画展,苏晚没怎么看其他作品,满脑子都是那幅蓝色星空,和沈知砚认真的眼神。离开美术馆时,林乐乐撞了撞她的胳膊,挤眉弄眼地说:“喂,苏晚,你跟美术学院那帅哥怎么回事啊?他看你的眼神不对劲啊,明显是喜欢你!”

“别乱说!”苏晚反驳,脸却更红了。

“我才没乱说呢!”林乐乐撇撇嘴,“他看你的时候,眼睛都在发光,还特意给你画了画,送你奶茶,不是喜欢是什么?再说了,他双胞胎哥哥沈知珩,对你也挺好的吧?上次军训你晕倒,他可是第一个冲上去的,还帮你带热可可,你们俩在图书馆的互动,我都看到好几次了!”

苏晚的心跳更快了,连忙加快脚步:“快走快走,食堂要关门了,我还没吃晚饭呢!”

林乐乐笑着跟上去:“哎,你别跑啊!我跟你说,这对双胞胎都不错,你可得好好选……”

回去的路上,风带着桂花的香味,吹在脸上暖暖的。苏晚摸了摸口袋里的奶茶杯,还是温的——原来大一的秋天,不止有梧桐叶和银杏林,还有藏在画里的心意,和一杯刚好合口味的原味奶茶。

画展后的第二天,苏晚如约去物理学院实验室采访沈知珩。实验室在物理楼的三楼,门口挂着“新能源创新实验室”的牌子,里面摆满了各种仪器,有几个穿着白大褂的学生正在调试设备,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酒精味。

沈知珩穿着白大褂,正对着电脑屏幕看数据,听到敲门声,回头看到苏晚,眼睛亮了一下:“来了?先坐,我马上就好。”

苏晚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看着沈知珩工作的样子。他的侧脸在灯光下显得格外专注,眉头微蹙,手指在键盘上飞快地敲击着,偶尔低头在笔记本上写些什么,字迹工整又有力。旁边的实验台上,放着几个透明的玻璃容器,里面装着淡蓝色的液体,在灯光下泛着光。

“这是什么?”苏晚好奇地问。

“是我们项目的核心材料,”沈知珩转过头,解释道,“一种新型的储能材料,能提高电池的续航能力,现在还在实验阶段。”他走过来,拿起一个容器,递给苏晚看,“小心点,别碰倒了,里面的液体有轻微的腐蚀性。”

苏晚接过容器,看着里面的淡蓝色液体,觉得很神奇。“这个项目做了多久了?”

“从去年年底开始,我们团队四个人,断断续续做了快一年了。”沈知珩说,语气里带着一丝骄傲,“上个月拿了校级创新奖,接下来打算申请省级比赛,希望能有更好的成果。”

采访很顺利,沈知珩详细地介绍了项目的背景、过程和成果,还带苏晚参观了实验室的其他设备,耐心地解释每个仪器的用途。遇到苏晚听不懂的专业术语,他会停下来,用最简单的比喻解释——比如把“储能原理”比作“水库存水”,把“数据偏差”比作“做饭时盐放多了”,让苏晚很快就理解了。

采访结束时,已经是傍晚六点多了。沈知珩送苏晚出实验室,路过美术学院的画室,里面还亮着灯。苏晚透过窗户,看到沈知砚正对着画布调色,侧脸和沈知珩一模一样,却多了几分随性——他没穿外套,只穿了件黑色的T恤,袖子卷到小臂,手里拿着画笔,在画布上涂抹着,画布上已经有了大致的轮廓,像是校园的樱花树。

“知砚最近在准备省青年油画展,每天都泡在画室,经常忘了吃饭。”沈知珩顺着她的目光看去,语气里带着无奈,还有一丝关心,“他胃不好,饿久了会疼。你要是有空,路过画室的时候,能不能……提醒他一下?”

苏晚愣了一下,随即点头:“好,我知道了。”

沈知珩看着她,笑了笑:“谢谢你。对了,晚上一起去食堂吃饭吧?我请你,就当谢谢你来采访。”

苏晚犹豫了一下,还是点头:“好。”

食堂里人很多,沈知珩带着苏晚去了三楼的特色窗口,点了一份糖醋排骨,一份番茄炒蛋,还有一碗玉米排骨汤。“我记得你喜欢吃甜口的,这家的糖醋排骨做得不错。”他把排骨推到苏晚面前,“你尝尝,不好吃再换。”

苏晚夹了一块排骨,咬了一口,甜咸适中,肉质软烂,确实很好吃。她抬头,看到沈知珩正看着她,眼神里带着笑意,心里暖暖的。“很好吃,谢谢你。”

“喜欢就好。”沈知珩拿起筷子,夹了一块番茄炒蛋,慢慢吃着,“以后要是想吃,随时跟我说,我带你来。”

那天晚上,他们一起在食堂吃饭,聊了很多——聊苏晚的校刊工作,聊沈知珩的项目,聊各自的专业。苏晚发现,沈知珩虽然话不多,却很会倾听,总能在她说话的时候,找到合适的话题接下去,让她觉得很舒服。

离开食堂时,天已经黑了。沈知珩送苏晚回宿舍,路上遇到了沈知砚。他刚从画室出来,手里拿着画筒,脸上还沾了点颜料。“哥,苏晚,你们怎么在一起?”

“我刚采访完知珩,一起吃了晚饭。”苏晚解释道。

“哦,”沈知砚点点头,看向沈知珩,“哥,妈刚才给你打电话了,让你周末回家一趟。”

“知道了。”沈知珩点头,又转向苏晚,“周末我可能要回家,采访的稿子如果有问题,微信上跟我说。”

“好。”苏晚点头。

沈知砚看着他们,突然笑了:“苏晚,下次路过画室,记得给我带份糖醋排骨啊,我也想吃。”

苏晚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好,没问题。”

沈知珩看着他们,无奈地摇了摇头,却没说什么。

回到宿舍,苏晚躺在床上,想起晚上的事——沈知珩的细心,沈知砚的活泼,还有食堂里好吃的糖醋排骨,心里像被填满了一样。林乐乐凑过来,问她:“怎么样?跟沈知珩吃饭,有没有什么进展?”

苏晚笑着摇头:“就是普通的朋友吃饭,没什么进展。”

“普通朋友会特意带你去吃你喜欢的糖醋排骨?会记得你怕胖,给你带原味奶茶?”林乐乐挑眉,“苏晚,你别自欺欺人了,我看啊,这对双胞胎,都对你有意思!”

苏晚没说话,只是看着窗外的月亮,嘴角忍不住上扬。她不知道未来会怎么样,却觉得,有这对双胞胎在身边,大一的日子,一定会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