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横压匈奴的女战神我站在北疆边关的城墙上,狂风卷着黄沙拍打在脸上,生疼。
但我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痛楚,比起心中那份无法言说的思念,这点痛算得了什么。“将军,
匈奴二十万大军已在五十里外扎营。”赵诚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掩饰不住的忧虑。
我转身看向这位跟随我多年的副将,唇角不自觉扬起:“才二十万?去年他们来了三十万,
不也一样被我们打得落花流水?”周围的士兵们闻言,紧绷的神情稍稍放松。我知道,
作为主帅,我必须始终保持镇定。哪怕内心早已波涛汹涌。三日前,匈奴突然大举进犯。
当我接到军报时,第一个念头竟是:陛下此刻在做什么?他是否又在御书房批阅奏折到深夜?
这个念头一闪而过,我立刻狠狠掐灭了它。我是武国的将军,守卫边疆是我的职责,
不该有这些儿女情长。夜色如墨,我制定了一个大胆的计划。赵诚极力反对,认为太过冒险。
但我心意已决。“将军,这太危险了!若是被发觉,我们这三千人将陷入重围!
”赵诚的声音几乎是在哀求。我抚摸着腰间佩剑,那是陛下三年前亲手所赐。
“匈奴人傲慢自大,绝不会料到我们敢以少攻多。他们粮草集中在后方,只要烧了粮草,
二十万大军不攻自破。”其实我没有说出来的是,我必须尽快结束这场战争。因为我知道,
陛下正在南方平定叛乱,若是北方战事拖延,他必定会分心。我不能再让他为我担心。果然,
匈奴人毫无防备。我率军悄无声息地潜入敌后,一把火烧了匈奴大半粮草。看着冲天的火光,
我仿佛看见陛下在朝堂上听到捷报时,那微微扬起的唇角。大获全胜。一万对二十万,
这样的战绩足以让任何人骄傲。但当我站在战场上,看着满地狼藉,
心中却只有一丝淡淡的惆怅。胜利的喜悦,终究无人可以分享。捷报传回京城不久,
陛下的赏赐就到了。黄金万两,绸缎千匹,珍珠百斛。将士们欢天喜地,
我却只在意随赏赐而来的一件物品——陛下随身佩戴的红色龙形玉佩。
传旨的太监特意说明:“陛下说,此玉佩随他多年,今特赐徐将军,见玉佩如见君颜。
”我小心翼翼地捧着那枚玉佩,指尖微微发颤。玉佩上还残留着陛下的体温,
以及那熟悉的龙涎香气。那一刻,我几乎要落下泪来。夜深人静时,我独自坐在帐中,
对着烛光细细端详那枚玉佩。龙形雕刻栩栩如生,每一个细节都精致无比。
我轻轻摩挲着玉佩,仿佛这样就能触摸到远方的那个人。“陛下啊陛下,您可知,
我想要的从来不是这些赏赐。”我对着玉佩轻声呢喃,声音轻得只有自己能听见。
“我想要的,只是能站在您身边,哪怕只是一个普通的侍卫。”可是我不能。我是将军,
他是皇帝。我们之间隔着不可逾越的鸿沟。更何况,他心系天下,从未对任何女子动过心。
朝中大臣多次上书请他选妃立后,都被他以“天下未定,何以家为”的理由拒绝了。我知道,
我也应该死心。可是每当战事吃紧,他总会派人送来问候;每当取得胜利,
他总会亲自拟旨嘉奖。这些细微的关怀,就像沙漠中的甘泉,
让我无法彻底断绝那份不该有的心思。将玉佩贴身收好,我走出营帐。北疆的星空格外明亮,
繁星点点,仿佛触手可及。我望着京城的方向,默默许下誓言:无论将来如何,
我都会守护好这片他重视的江山。哪怕永远只能远远地望着他。
第二章:回京接受陛下封赏回到京城受封的那天,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日子。金銮殿上,
我跪在御阶之下,能清晰地感受到陛下投来的目光。那目光中有赞赏,有关切,
还有一丝我看不懂的复杂情绪。“徐爱卿平身。”他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温润如玉,
却带着帝王的威严。我抬起头,第一次敢直视他的眼睛。那双深邃的眼眸中,
倒映着我身着戎装的身影。那一刻,我几乎要沉溺其中。“徐将军此次大破匈奴,扬我国威,
朕心甚慰。”他缓缓说道,唇角带着淡淡的笑意。我急忙垂下眼帘,
生怕眼中的情愫被人察觉:“此乃臣分内之事,不敢居功。
”而这个时候作为文官之首的宰相却说话了。他故意捏造出一些莫须有的事情来诬陷我,
说我拥兵自重,有谋反之心。但是皇帝只是轻轻的笑了笑。说道:宰相一定是为国操劳,
劳累了身心,所以才说了胡话,下去休息吧。宰相知道皇帝偏袒着我,忍着佛了佛袖,
便告退离去了。而我看见这一幕,则是微微地笑了笑。我知道,陛下心中永远都会信任我。
即使我把刀架在了他的脖子上,陛下也不会怨恨。这是我的直觉。退朝后,
陛下特意留我在御花园说话。那是我们第一次单独相处。我跟在他身后半步的距离,
能闻到他身上淡淡的龙涎香。“北疆苦寒,这些年辛苦你了。”他突然停下脚步,转身看我。
我猝不及防,差点撞进他怀里,慌忙后退一步:“为陛下分忧,是臣的荣幸。
”他轻轻叹了口气:“朝中大臣都在劝朕立后选妃,你说朕该如何是好?”我的心猛地一紧,
指甲深深掐进掌心:“此乃陛下家事,臣不敢妄议。”他凝视着我,
目光灼灼:“若是朕想听你的意见呢?”我低下头,
避开他的视线:“陛下应以江山社稷为重。”又是一阵沉默。
我能感觉到他的目光始终停留在我身上,几乎要将我看穿。“你知道吗,徐妍,
”他突然唤我的名字,声音轻柔得不像个帝王。“有时候朕真羡慕你,可以纵马驰骋,
快意恩仇。”我惊讶地抬头,正好撞进他深邃的眼眸中。在那瞬间,
我仿佛看到了面具之下真实的他——一个同样被身份束缚,渴望自由的灵魂。
“陛下是一国之君,肩负天下重任...”我轻声说道。他苦笑一下:“是啊,一国之君。
所以连真心都不能轻易示人。”这句话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我心中某个紧闭的匣子。
我几乎要脱口而出那句藏在心底多年的话,但最后关头还是忍住了。君臣有别。
这四个字像一盆冷水,浇灭了我所有的勇气。离开皇宫时,
陛下特意命人送来一件白狐裘:“北疆寒冷,好好保重自己。
”我抱着那件还带着他体温的裘衣,心中五味杂陈。他是在关心我,
还是只是在关心他的将军?第三章:朝廷之中的诡异局势回到北疆的途中,
我一直在想朝廷中的异样。往昔那表面上君臣和睦、百官各司其职的平静表象下。
似有一股暗流在悄然涌动。而这股暗流的源头,便是那权势日益膨胀的宰相李甫阳。李甫阳,
此人长袖善舞,心机深沉。凭借着狡黠的手段与圆滑的处世之道,
以及利益拉拢在朝中编织起了一张庞大的势力网。近来,
他竟屡屡以各种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克扣军饷。北疆战事虽已暂息,但将士们保家卫国,
流血流汗。军饷乃他们应得的犒赏,怎能被如此肆意盘剥?忧心忡忡之下,我多次奋笔疾书,
向陛下呈上谏书。恳请他重视此事,严惩克扣军饷之人,以安军心。然而,
一封封谏书递上去,却如石沉大海,毫无回音。难道陛下也遇到了为难的事情?
是被宰相挟持了还是逼迫?满心的焦急与无奈,就像一块巨石,沉甸甸地压在我的心头。
直到后来,京中旧部偶然来到北疆与我相聚。在那无人之处,旧部神色凝重,
低声向我透露:“将军,那李甫阳竟暗中勾结西域各国,似有不轨图谋。”闻此消息,
我心中大惊,犹如五雷轰顶。此等叛国行径,若不及时遏制,必将给国家带来灭顶之灾。
当下,我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刻秘密上书陛下。言辞恳切,字字泣血,
提醒他务必对李甫阳小心提防,切莫让奸佞之徒的阴谋得逞。然而,命运似乎总爱捉弄人,
一切都已太晚了。那是一个令人压抑的阴雨绵绵的午后,细密的雨丝如银线般纷纷扬扬。
将整个校场笼罩在一片朦胧之中。我身着戎装,正全神贯注地在校场练兵,
将士们整齐划一的喊杀声,在雨中回荡。忽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由远及近,
打破了校场的节奏。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匹快马如离弦之箭般疾驰而来。
马上的骑士浑身浴血,狼狈不堪,仿佛是从修罗场中杀出。他在马背上摇摇欲坠,待至近前,
几乎是从马背上滚落而下。“将军...京城急报...”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
艰难地喊出这几个字,而后便双眼一翻,昏死过去。我心中涌起一股不祥的预感,疾步上前,
从他那沾满鲜血的手中接过信函。信函已然被血水浸透,字迹有些模糊,
但我还是一眼看清了上面的内容。随着目光的移动,我的心一寸一寸地往下沉,
仿佛坠入了无底的冰窖。果然,那李甫阳终于露出了他的狰狞面目,公然谋反。
他与吐蕃、西夏狼狈为奸,勾结这两国的大军,如饿狼般大举入侵我朝边境。边疆告急,
烽火连天。陛下为了捍卫国家尊严,振奋军心,竟亲自披挂上阵,率军迎战。然而,
敌众我寡,兵力悬殊巨大。尽管陛下与将士们拼死抵抗,却依旧节节败退。每退一步,
都是无数将士的鲜血在流淌,都是山河破碎的悲歌。太而更让我震惊得几乎站立不稳的是,
信函中还提到,太上皇竟然已经中毒身亡。原来,这些年来,
太上皇一心痴迷于寻找长生不老药,渴望能永享这世间的荣华富贵。他的这份执念,
终究被那些居心叵测的奸臣利用。那些小人不知从何处寻来所谓的“仙药”。
太上皇不知是计,满心欢喜地服下,却不想,那竟是致命的毒药。就这样,一代帝王,
在对长生的虚妄追求中,含恨而亡。握着信函的手微微颤抖,我望着远方阴沉沉的天空,
心中五味杂陈。国难当头,奸佞叛国,君主蒙难,这天下,该何去何从?我深知,
自己身为将军,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此刻,唯有振作精神,率领将士们力挽狂澜,或许,
还能为这摇摇欲坠的江山,寻得一线生机……但是陛下那边没有命令,
自己又怎能轻易调动军队离开边关。而陛下在清理太上皇遗物时,
意外发现一颗真正的长生药,而那些江湖术士,早已被他全部处决。我的心揪紧了。
陛下现在该有多难过?既要面对外敌入侵,又要承受丧父之痛。我恨不得立刻飞到他身边。
但陛下的旨意很明确:命我死守北疆,不得擅自回援。那些日子对我来说简直是煎熬。
每一天都有战报传来,每一次都比上一次更糟糕。陛下被逼退守国都,情势岌岌可危。
我夜不能寐,常常独自站在城墙上,望着京城的方向。手中的龙形玉佩已经被我摸得温热,
仿佛这样就能感受到陛下的安危。“将军,我们已经三天没有收到战报了。
”赵诚的声音充满担忧。我握紧玉佩,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赵诚,我要回京城。
”“可是陛下的命令...”“陛下若有闪失,我等守在此处又有何意义?”我打断他,
“我独自前往,你留守北疆。这是军令。”赵诚还想再劝,但我心意已决。
第四章:亲眼见证国灭君亡当夜,我一人一骑,悄悄离开边关,日夜兼程赶往京城。
越靠近京城,看到的景象就越触目惊心。村庄被焚,田地荒芜,难民络绎不绝。
我的心越来越沉,恨不得插翅飞到陛下身边。终于,在第七日黄昏,我看到了京城的轮廓。
城墙上硝烟弥漫,显然刚经历过一场恶战。我混在难民中进入城内,直奔皇宫。沿途所见,
让我心痛如绞。这就是陛下一心守护的江山,如今满目疮痍。在皇宫外,
我正好遇见准备出征的陛下。当他看到我时,先是惊喜,随即震怒。“徐妍!
你怎敢违抗朕的命令?”他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眼中却藏着不易察觉的关切。
我跪在他面前,这些年来第一次不顾礼仪地直视他的眼睛:“陛下,
臣不能眼睁睁看着您涉险而无动于衷!”“你...”他似乎被我的目光震慑,一时语塞。
就在这时,我做出了这辈子最大胆的举动。我站起身,一步步走近他,在众目睽睽之下,
说出了那句藏在心底多年的话:“因为我爱你,陛下。从很多年前开始,我就爱上了你。
所以我不能失去你,哪怕这会触怒你,哪怕这会让我万劫不复。”时间仿佛静止了。
陛下怔怔地看着我,眼中闪过震惊、挣扎,最后化作深深的痛楚。他沉默良久,
终于从怀中取出一个玉盒:“这是父皇留下的长生药。你拿着它,离开这里,好好活下去。
”我难以置信地看着他:“陛下!臣愿与您同生共死!”他的声音突然变得无比温柔,
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徐妍,武国可以没有皇帝,但不能没有希望。我要你替我活下去,
替我看天下万民所盼望的太平盛世到来的那一天。这,是我最后的旨意。”我还想说什么,
但他已经命人将我强行带走。无论我如何挣扎哀求,他都背对着我,不肯回头。那一刻,
我的心碎了。不是因为他的拒绝,而是因为我知道,他这是在用最后的方式保护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