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分别,静水深流的回响

开灯 护眼     字体:

1.梧桐叶下的心动窗外的梧桐叶已经黄了半边,在九月的微风里沙沙作响。

周昀站在教研室的窗前,目光追随着楼下那个匆匆走过的身影。苏晴。

文艺教研室新来的讲师,穿着一件米色的风衣,抱着一摞书,正快步走向文学院大楼。

她的身影总是这样,带着一种轻盈的急切,仿佛永远在追赶什么,又仿佛永远被什么追赶着。

“周教授,您的咖啡。”助教小李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周昀转身接过纸杯,道了声谢。

咖啡的温度透过纸壁传到掌心,他加了一点奶,

没有加糖——这是他从研究生时期就养成的习惯。“下周的新教师欢迎会,您确定不参加吗?

”小李问道,“系主任特意嘱咐,希望您能到场。”周昀摇摇头,“有个项目要结题,

时间来不及。”这不是完全的谎言,他确实有一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即将结项,

但远没到需要熬夜加班的地步。真实的原因是,他不知该如何面对苏晴。三个月前,

苏晴来到他们大学任教。第一次在教研室见到她时,周昀感到一种罕见的紧张。

她不算特别漂亮,但有一双极其明亮的眼睛,看人时专注得让人心悸。她说话声音不大,

却总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偶尔冒出的犀利见解让人印象深刻。更让周昀不安的是,

他发现自己开始无意识地关注她。会在会议室里寻找她的身影,会留意她喜欢坐在哪个位置,

甚至记住了她喝水时总会先抿一口,再慢慢喝下的习惯。这种关注让他惶恐。

45岁的周昀早已习惯了一个人的生活,习惯了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术研究中。

感情生活对他来说,是一片早已荒芜的土地,他无意重新开垦。然而心跳不听从理智的指挥。

每当看见苏晴,他的心跳总会漏跳半拍,然后更加有力地撞击胸腔。下楼时,

他“偶然”遇见了正往上走的苏晴。“周教授。”她微笑着打招呼,眼睛弯成好看的弧度。

“苏老师。”他点头回应,努力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自然,“下班的路上小心,

听说今晚有雨。”话说出口他就后悔了。这话太过关切,超出了普通同事的界限。

苏晴似乎也有些意外,但很快恢复笑容:“谢谢提醒,我带伞了。”擦肩而过的瞬间,

他闻到她发间淡淡的栀子花香。那一晚,周昀失眠了。他在书房里来回踱步,

最后索性坐下来修改论文。然而字句在眼前模糊成一片,脑海里全是苏晴微笑的样子。

“荒唐。”他对自己说。一个45岁的人,

居然像青春期少年一样为一次偶然的相遇心神不宁。但心跳不会说谎。第二天,

系主任老陈来到他的办公室。“周昀啊,有件事想跟你商量。”老陈坐下后开门见山,

“文艺教研室的苏晴老师,你认识吧?很有才华的年轻人,刚从国外访学回来。

”周昀点点头,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苏老师刚来不久,

对咱们学校的课题申报流程不太熟悉。我想请你带带她,指导她申请今年的教育部项目。

你在这方面经验丰富。”周昀几乎立即想要拒绝。与苏晴频繁接触?这个想法既诱人又危险。

但他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推辞,最后只能勉强答应。

第一次正式的工作会谈安排在周昀的办公室。苏晴准时到达,带着笔记本电脑和一堆资料。

“麻烦您了,周教授。”她说,语气礼貌而稍带距离感。“不麻烦,互相学习。”周昀回答,

同样保持着专业的姿态。他们讨论了苏晴的研究计划。周昀发现她思维敏锐,

对文学理论有独到见解。不知不觉间,两小时过去了。“已经这么晚了。”苏晴看了眼手表,

惊讶地说,“真抱歉,占了您这么多时间。”“没关系,我很享受我们的讨论。”周昀说。

这是真话。与苏晴交流让他感到一种久违的精神上的愉悦。她收拾东西时,

周昀注意到她的手指——修长,有力,指甲修剪得整齐干净。“您晚上有安排吗?

”话脱口而出,连他自己都感到惊讶,“我知道附近有家不错的面馆,

如果你还没吃晚饭的话。”苏晴愣了一下,随即笑了:“好啊,正好我饿了呢。”面馆很小,

藏在一条僻静的小巷里。老板娘显然认识周昀,热情地领他们到靠窗的位置。“我常来这里。

”周昀解释道,“味道不错,而且安静,适合思考。”“您经常思考吗?”苏晴问,

眼神里带着调侃。周昀笑了:“作为哲学教授,思考是我的职业毛病。

”那顿晚饭吃得很愉快。他们从学术讨论聊到大学生活,再到各自的兴趣爱好。

周昀发现苏晴不仅学术能力强,还对古典音乐和绘画有相当深入的了解。

“我父亲是美术老师,”她解释说,“从小耳濡目染。”分别时,雨又开始下了。

周昀坚持要送苏晴回家。“我家不远,走路十分钟。”她说。“正好,我也需要散散步。

”周昀撒谎道。他其实开车来的,但现在只想多陪她走一段路。雨中,他们共撑一把伞。

周昀刻意保持距离,但伞面向她倾斜,自己的右肩被雨打湿了也浑然不觉。送到楼下时,

苏晴转身面对他:“谢谢您,周教授。今晚很愉快。”“叫我周昀就好。”他说。

“那您也叫我苏晴吧。”她微笑着回应。看着她上楼的身影消失在楼道里,周昀站在雨中,

许久没有离开。接下来的几周,他们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多。有时是讨论课题,

有时是“偶然”在食堂相遇,有时是周昀找到借口去文艺教研室。周昀发现自己变了。

他会注意穿着打扮,会在每次见苏晴前反复练习要说什么,

甚至会因为她与别的男同事多说几句话而感到不快。这种变化既甜蜜又痛苦。

甜蜜的是与苏晴相处时的愉悦,痛苦的是他不知该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情。一个周五的下午,

系里组织去KTV。周昀本来不喜欢这种场合,但听说苏晴会去,也报了名。

在KTV包房里,大家起哄让周昀唱歌。他推辞不过,选了一首老歌《月亮代表我的心》。

唱歌时,他不敢看苏晴,但能感觉到她的目光。唱完后,大家鼓掌。周昀回到座位,

偷偷瞥了苏晴一眼,发现她正微笑着看他,眼神里有某种他读不懂的情绪。中途,

苏晴出去接电话。周昀犹豫了一下,也跟了出去。他看见她站在走廊尽头,侧对着他,

说话的神情很专注。“我知道,但我需要时间...不,不是因为你...”她压低声音,

但周昀还是捕捉到了片段。对方是谁?男朋友?追求者?周昀的心沉了下去。

他从未问过苏晴的感情状况,潜意识里害怕知道答案。苏晴结束通话,转身看见他,

微微一惊:“周教授...周昀。”“抱歉,我不是故意偷听。”他说,“只是出来透透气。

”“没关系。”她笑了笑,但笑容有些勉强。回到包房后,苏晴显得心不在焉。

周昀同样心神不宁。那个电话像一根刺,扎在他的心上。周一,系主任老陈又来找周昀。

“怎么样,和苏老师合作还顺利吗?”老陈问道。“很顺利,她很有想法。”周昀回答。

老陈点点头,压低声音:“说起来,苏老师还是单身呢。这么优秀的人,居然没有对象。

你要不要考虑一下?我觉得你们挺般配的。”周昀的心跳骤然加速,

但表面仍保持平静:“陈主任,我现在没有考虑个人问题的打算。项目太多,带研究生也忙。

”话说出口他就后悔了。这不是他的真实想法,但长期的习惯让他选择了最安全的回答。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没有完全关上,外面走廊传来一声轻微的响动。周昀起身开门,

只见一个身影匆匆拐过走廊尽头——那件米色风衣他很熟悉。苏晴。她听到了他们的对话。

接下来几天,周昀明显感觉到苏晴在躲他。邮件不回,电话不接,

去文艺教研室也总碰不上她。他终于在她下班路上拦住了她。“苏晴,我们能不能谈谈?

”她停下脚步,表情平静得让人不安:“周教授,有什么事吗?”这个称呼刺痛了他。

“关于那天,你可能听到了我和陈主任的对话...我想解释一下。”“没必要解释。

”她微笑着,但眼神疏离,“您说得对,现阶段应该以事业为重。我也应该专注于工作,

少打扰您。”“你不是打扰——”他急忙说,但她打断了他。“谢谢您之前的指导,

我的项目申请书已经差不多完成了。以后就不麻烦您了。”她点点头,绕过他继续向前走去。

周昀站在原地,感到一阵尖锐的痛楚。他失去了她,在甚至从未真正拥有过之前。那天之后,